作者:吴丽思  单位:贵港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2
432

骨质疏松症,这一悄然侵袭人体骨骼健康的“隐形杀手”,正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骨质疏松,等到出现骨折等严重后果时才追悔莫及。而骨密度检测,就如同一位敏锐的“健康侦探”,能够提前发现骨骼健康的隐患,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关键依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骨密度检测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全称为骨骼矿物质密度,是衡量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骨骼中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的含量。骨密度检测就是通过特定的仪器和方法,测量人体骨骼的密度值,以此来评估骨骼的健康状况。目前,常见的骨密度检测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法(DXA)、定量超声检测法(QUS)和定量CT(QCT)等。其中,双能X线吸收法是国际公认的骨密度检测“金标准”,它具有测量准确、辐射剂量低等优点,能够检测全身多个部位的骨密度,如腰椎、髋部等。

为什么要进行骨密度检测

骨质疏松的危害。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它就像一个“沉默的小偷”,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可能只是偶尔感到腰酸背痛,但很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发展,骨骼会变得越来越脆弱,轻微的外力作用,如咳嗽、弯腰、摔倒等,都可能导致骨折。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残疾和死亡。据统计,髋部骨折后1年内,约20%的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的患者会致残。

哪些人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测

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流失加快,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明显增加。老年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雄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出现骨量减少的情况。因此,绝经后女性和65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群。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疏松患者,那么其他家族成员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这类人群应该尽早进行骨密度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的人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甲状腺激素等药物,可能会影响骨骼的代谢,导致骨量减少。正在使用这些药物或曾经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人群,需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人群,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较高。这些患者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

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长期吸烟、酗酒、过度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缺乏运动、日照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影响骨骼的健康。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同时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密度检测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在进行骨密度检测前,患者不需要空腹,可以正常饮食和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检测前应避免服用含有金属成分的药物,如钙片、铁剂等,以免影响检测结果。检测时,患者需要去除检测部位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胸罩等。检测后,患者可以正常活动,不需要特殊的休息和护理。

如何解读骨密度检测结果

骨密度检测结果通常用T值和Z值来表示。

T值。T值是将患者的骨密度值与同性别、健康青年人的骨密度峰值进行比较得出的数值。T值的正常范围在-1~+1之间。当T值在-1~-2.5之间时,表示骨量减少;当T值小于-2.5时,表示患有骨质疏松;当T值小于-2.5且伴有脆性骨折时,表示患有严重骨质疏松。

Z值。Z值是将患者的骨密度值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的人群的骨密度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的数值。Z值的正常范围在-2~+2之间。如果Z值小于-2,表示患者的骨密度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人群的平均水平,可能存在其他影响骨骼健康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检查。

骨密度检测作为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一步,对于维护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它就像一个“预警系统”,能够提前发现骨骼健康的隐患,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骨密度检测,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己的骨骼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拥有健康强壮的骨骼,享受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