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小云  单位:溆浦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5
747

脑卒中,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然而,脑卒中如今的发病率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中青年患上脑卒中的情况也日益增多。而脑卒中后的患者,许多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和功能障碍,或多或少地影响正常生活。那么,该如何做好脑卒中后的康复护理呢?接下来为你揭秘。

一、识别脑卒中的发作信号

脑卒中发作时,时间就是生命。延误1分钟,大脑就可能损失190万个神经细胞。脑卒中发作前,最常见的信号是“脸歪嘴斜”。原本好好的人,笑起来突然只有一边脸有反应,另一边脸不光没反应,嘴角还往一边耷拉,喝水都容易漏。然后是“肢体无力”。突然握不住杯子,抬不起胳膊,走路时腿像被灌了铅一样沉。还有“说话含糊”。想说点啥但嘴巴不听使唤,说出来的话颠三倒四,别人听不懂,自己也急得满头汗”。如果出现上面任何一种信号,立即拨打120!不要犹豫,不要等“看看再说”。

除了这三种典型信号,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突然头痛剧烈、眼前发黑或看东西有重影、走路像喝醉酒一样东倒西歪。症状虽然持续几分钟后可能缓解,但也可能是中风的前兆,需要尽快就医。

二、家庭护理的“黄金准则”

防跌倒:家里的房间撤掉地毯、防滑垫,地上别堆太多杂物,床始终放一盏小夜灯留着夜间照明。常用的东西,比如水杯、纸巾,放在患者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情况。

饮食护理:脑卒中患者要低盐低脂饮食,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不吃腌制品和油炸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食物应打成糊状,进食时身体应坐直。卧床的患者喂食时抬高床头 30°,避免呛咳。

皮肤护理:定时为患者翻身,建议每两小时一次,用软枕垫在骨突处,确保床单平整、干燥、无渣屑。每天用温水为患者擦拭一次全身皮肤,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应使用纸尿裤,每次排便后都应更换并清洗,并正确使用便器。

三、康复训练的“渐进式方案”

急性期(发病一周内):保持肢体功能位,即让瘫痪侧上肢伸直、下肢屈膝,并垫上软枕以防止关节变形。家属帮助患者活动关节,每天3次,每个动作10次。顺序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动作轻柔缓慢。比如像“拧毛巾”一样旋转手腕,用“数钱”的动作活动手指。

坐位期:病情稳定后进行,先摇高患者的床头适应半坐位,适应后再从健侧翻身坐起,坐起后先由家属在旁扶持,再逐步过渡到独立坐稳。

站立期:下肢肌力达到3级后开始,先拿一把高椅子放在患者面前,让患者双手交叉往前伸出,然后重心往前移扶住椅子站起。适应站起后可开始靠墙站立,逐渐减少支撑物直到能独立站起,身体保持平衡。

步行期:适应独立站起后开始进行步行训练,初期可先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进行练习,先迈患侧,再迈健侧,逐步过渡到独立行走。行走训练时穿运动鞋,保持地面无障碍物和水渍。

四、怎样预防脑卒中复发

管理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引发脑卒中的“三大元凶”,要按时吃药,定期去医院复查,把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

养成好习惯:日常生活中应做到戒烟、限酒、不熬夜,并保持心情愉悦。吸烟会增加3倍中风风险,男性每天酒精量≤25克(约1两白酒)。每天冥想10分钟,或者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看书、种花、下棋。

坚持动一动:运动能让血管更有弹性,建议每周运动5次,每次30分钟。运动项目:快走、游泳、太极拳等中等强度运动,避免篮球、短跑等剧烈运动。

饮食要改良:饮食参照“地中海饮食”模式——多吃蔬果、全谷物,适量摄入鱼类、坚果,少吃红肉和加工食品。每天吃5种不同颜色的蔬果,用橄榄油代替动物油。

按时去复查: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回院复查,病情稳定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复查项目包括颈动脉超声、心脏检查等。如果直系亲属有早发心脑血管病,建议40岁后开始每年做一次颈动脉斑块筛查。

脑卒中从来不是“老年病”,发病凶险但也绝非不可战胜。请给自己一点耐心,用心做好家庭护理,坚持科学的康复训练,筑牢预防复发的防线。它考验的不仅是医学知识,更是家属的细心、毅力和对生命的敬畏。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的人,多一个人了解,就可能少一个家庭陷入悲剧。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