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韦港  单位: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7
473

深静脉血栓被称为人体内的 “隐形杀手”,一旦血栓脱落流入肺部引发肺栓塞,严重时可在短时间内致命。对于久坐族和术后患者而言,了解其发病机制并掌握科学防治方法,是守护健康的关键。。

一.深静脉血栓:为何偏爱特定人群?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血液流动缓慢、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三大因素密切相关。

久坐族长时间保持坐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速度显著降低。研究显示,每天静坐超 8 小时且缺乏运动者,深静脉血栓风险是常人的 2 倍;乘坐长途交通工具连续静坐 4 小时以上,风险增加 2 - 3 倍。长时间静止不动,腿部肌肉无法正常收缩 “泵血”,血液在下肢静脉内淤积,逐渐形成血栓。

术后患者同样高危。手术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激活体内凝血机制,使血液更易凝固;麻醉导致肌肉松弛,进一步减缓血流速度;术后因伤口疼痛、身体虚弱需长时间卧床,活动量大幅减少,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术后 72 小时内血栓发生率高达 15% - 40%。

二.久坐族防栓指南:从生活点滴做起

1. 定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流动

打破久坐是预防关键。建议每静坐 1 小时,起身活动 5 - 10 分钟,可进行踮脚尖、单腿抬腿、绕踝运动。踮脚尖能促使小腿肌肉收缩舒张,推动血液回流;绕踝运动可带动周围血管血液流动。乘坐飞机、火车时,每隔 1 - 2 小时在过道走动或伸展肢体。

2. 巧用医用弹力袜,科学加压

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或久坐办公时,医用弹力袜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有效工具。它采用梯度压力设计,脚踝处压力最大(通常为 18 - 23mmHg) ,向上压力逐渐递减。这种压力变化能够帮助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静脉的压力。选购时,要根据自身的腿围、身高选择合适的型号,首次穿戴前,需准确测量小腿最粗处和脚踝最细处的周长,确保弹力袜既不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也不会过松而失去作用。而且,医用弹力袜需定期更换,一般使用 3 - 6 个月后,压力会有所下降,应及时更换新的袜子以保证效果。

3. 科学饮水,稀释血液黏稠度

久坐会使人体水分流失,血液变黏稠易形成血栓。建议每小时饮用 150 - 200 毫升温开水,上班族可在电脑旁放水杯并设提醒。咖啡、浓茶虽能提神,但其中的咖啡因会加速水分排出,让血液更黏稠,不能替代白开水。睡前 2 小时减少饮水,晨起空腹喝一杯温水,有助于冲刷血管。

三.术后患者防栓要点:遵循专业指导

1. 早期床上活动,激活血液循环

术后麻醉清醒后,应尽早开展床上活动。踝泵运动:用力勾起脚尖保持 5 秒,再用力绷直保持 5 秒,每组 10 - 15 次,每小时 2 - 3 组;直腿抬高运动,双腿伸直交替抬高 30 度,每次坚持 5 秒,重复 10 次。每 2 小时翻身并配合叩背,既能预防肺部感染,又能改善下肢血循环。

2. 合理使用辅助设备

医生会根据病情建议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或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通过规律充放气,模拟肌肉收缩,可使静脉血流速度提升 30% - 50%;足底静脉泵通过脉冲按摩促进足底静脉丛血液回流。部分患者还需术后即刻穿戴医用弹力袜,并遵医嘱调整使用时长。

3. 严格遵医嘱用药

部分术后患者需服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需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瘀斑;华法林需定期监测凝血指标(INR)调整剂量;新型口服抗凝药虽服用方便,但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患者必须严格按医嘱剂量和时间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

四.识别血栓信号,及时就医

无论是久坐族还是术后患者,若出现单侧下肢肿胀(与对侧周径相差 1 厘米以上)、持续性疼痛或压痛、皮肤温度升高发红或青紫瘀斑,以及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出现疑似症状时,切勿按摩、热敷或活动患肢,应卧床抬高患肢 15 - 30 度,尽快前往医院血管外科就诊。医生会通过下肢血管超声、D - 二聚体检测等明确诊断,并制定抗凝、溶栓或手术取栓等治疗方案。

结语

深静脉血栓虽危险,但只要久坐族养成良好习惯,术后患者遵循医护指导做好预防,就能降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风险,守护血管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