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建民  单位: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2300

脊柱侧弯作为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疾病,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病率逐年上升。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体态美观,更会随着病情发展压迫内脏器官,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甚至导致终身残疾。因此,早期干预对于脊柱侧弯的治疗至关重要。在众多干预手段中,中医正骨与功能锻炼以其安全、有效的特点,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选择。

中医正骨疗法源于古代医学,经过数千年的实践与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法。中医认为,脊柱侧弯的根本原因在于“气血不畅、筋骨失和”,即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出现劳损或痉挛,导致脊柱失去正常的力学平衡,进而发生侧弯。基于这一理论,中医正骨通过手法调整脊柱的位置关系,松解黏连的软组织,恢复气血运行,从而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

在具体治疗中,中医正骨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对于轻度侧弯患者,常采用“理筋”手法,通过按揉、推拿等方式放松脊柱两侧的肌肉,缓解痉挛状态;对于中度侧弯患者,则会结合“整脊”手法,在麻醉或放松状态下,运用特定的发力技巧,将错位的椎体逐渐复位。整个治疗过程强调“稳、准、轻、巧”,避免暴力操作对脊柱造成二次损伤。

功能锻炼作为中医正骨的重要辅助手段,在脊柱侧弯的早期干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理论强调“筋骨并重”,正骨手法只能暂时恢复脊柱的正常位置,而维持矫正效果则需要强大的肌肉力量作为支撑。因此,功能锻炼的核心在于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建立新的力学平衡。

适合脊柱侧弯患者的功能锻炼方法多种多样,需根据侧弯的方向和程度进行选择。例如,对于向右侧弯的患者,可进行“左侧肌肉强化训练”,包括左侧卧位抬腿、左侧哑铃侧平举等动作;对于伴有旋转畸形的患者,则可采用“脊柱旋转矫正操”,通过仰卧位交替扭转躯干,改善脊柱的旋转状态。此外,传统养生功法如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调理脾胃须单举”等动作,也能有效增强脊柱的稳定性,预防侧弯加重。

需要注意的是,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青少年患者每天锻炼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分2~3次进行,避免过度疲劳。在锻炼过程中,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动作,防止因错误姿势导致病情恶化。同时,结合呼吸训练可进一步提高锻炼效果,如腹式呼吸能增强核心肌群力量,帮助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中医正骨与功能锻炼的结合,体现了“标本兼治”的治疗理念。中医正骨快速调整脊柱结构,解决“标”的问题;功能锻炼则从根本上改善肌肉状态,解决“本”的问题。这种协同作用不仅能提高短期矫正效果,更能降低疾病复发率,为患者长期健康提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干预的关键在于“早发现”。家长和学校应关注青少年的体态变化,定期进行脊柱检查。当发现孩子出现双肩不等高、腰部两侧不对称、弯腰时背部一侧隆起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一般来说,10~16岁是脊柱侧弯治疗的黄金时期,此时骨骼尚未完全成熟,可塑性强,通过中医正骨与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多数患者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正骨与功能锻炼的有机结合,为脊柱侧弯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路径。科学的治疗和锻炼不仅能矫正脊柱畸形,更能帮助青少年恢复自信,拥有健康的未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