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方  单位:湘潭市口腔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4
17

随着年龄增长,不少人发现自己的牙齿缝隙逐渐变大,吃菜塞牙、说话漏风的情况愈发频繁。许多人将此归结为“老了自然就这样”,但真相往往没那么简单。牙齿缝隙的异常扩大,很可能是牙周组织在发出“求救信号”——牙周病已悄然来袭。若放任不管,不仅影响美观,更可能引发牙齿松动、脱落等严重后果。

牙周病:牙齿缝隙扩大的“幕后黑手”

牙周组织是牙齿的“根基”,包括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它们像“土壤”一样稳固牙齿,使其排列紧密。然而,当牙周健康受损时,这一支撑系统会逐渐崩溃,牙齿缝隙扩大便是典型表现之一。

牙周病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两个阶段。初期牙龈炎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刷牙或咬硬物时易出血,但常被误认为是“上火”或“刷牙太用力”。若未及时治疗,炎症会向深层发展,破坏牙槽骨,引发牙周炎。此时,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牙齿失去支撑,逐渐松动移位,原本紧密排列的牙齿间便会出现缝隙。

牙周病的“隐匿性”与累积性伤害

牙周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其早期症状轻微,易被忽视。许多人直到牙齿松动、缝隙明显时才就医,此时牙周组织已遭受不可逆的破坏。具体来说,牙周病的危害体现在三个方面:

牙槽骨吸收:牙槽骨是牙齿的“地基”,炎症会导致其逐渐萎缩。就像土壤流失后树木会倾斜,牙齿也会因失去支撑而移位,缝隙随之扩大。

牙龈萎缩:健康的牙龈像“袖套”包裹牙根,但炎症会使其退缩,暴露牙根。这不仅加剧缝隙,还会增加牙齿敏感风险,冷热酸甜食物都可能引发刺痛。

牙齿脱落:若牙槽骨吸收超过50%,牙齿可能自行脱落。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中牙周健康者不足10%,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

更值得警惕的是,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牙周炎症产生的细菌和毒素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早产低体重儿等风险。一口“坏牙”可能成为全身健康的“定时炸弹”。

除了牙周病,这些因素也会让缝隙变大

虽然牙周病是主因,但以下情况也可能导致牙齿缝隙扩大:

咬合创伤:长期偏侧咀嚼、夜磨牙或牙齿排列不齐,可能导致个别牙齿受力过大,牙槽骨吸收,缝隙出现。

龋齿或修复不当:邻面龋齿未及时治疗,或补牙、镶牙时边缘不密合,可能破坏牙齿间接触点,形成缝隙。

不良习惯:用牙签剔牙、咬硬物(如开瓶盖)等习惯,可能损伤牙龈,加速缝隙形成。

应对缝隙扩大: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若发现牙齿缝隙变大,切勿拖延,应及时就医排查牙周问题。治疗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基础治疗:通过洗牙(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控制炎症。这是牙周病治疗的核心。

牙周手术:对于严重牙周炎,可能需进行翻瓣术、骨移植等手术,修复受损组织,恢复牙槽骨高度。

正畸或修复:若缝隙已影响美观或功能,可通过正畸矫正牙齿位置,或用贴面、冠修复关闭缝隙。

预防胜于治疗:日常护理不可少

牙周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日常护理,需做到以下四点:

科学刷牙: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巴氏刷牙法(45度角、小幅度水平颤动),确保每个牙面清洁到位。

善用牙线:牙缝清洁不能依赖牙签,牙线或冲牙器能更有效去除邻面菌斑,预防邻面龋和牙周病。

定期检查:建议每年洗牙1-2次,并接受专业牙周检查。牙周病早期治疗简单、费用低,晚期则可能需复杂手术。

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速牙周组织破坏,酒精可能刺激牙龈,增加炎症风险。健康生活方式是牙周健康的基础。

牙齿缝隙变大并非衰老的必然结果,而是牙周组织发出的“警报”。忽视它,可能让小问题演变成牙齿脱落的大麻烦。从今天起,关注牙周健康,用科学的护理和及时的治疗,守护每一颗牙齿的稳固与笑容的自信。毕竟,健康的牙齿才是青春永驻的秘密武器。一口好牙不仅能让我们享受美食,更能让我们自信微笑,拥抱美好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6-20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
2025-05-30
来源:百色市第二人...
2025-04-01
来源:​广东省河源...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3-28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7-02
来源:上海市白茅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