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符博鸣  单位:博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25-06-11
519

很多人在遇到胃痛、胃胀这些问题时,往往会选择忍一忍,或者随便吃点止痛药。但其实,这些症状很可能是脾胃出了问题。别担心,中医内科有几招脾胃调理秘籍,帮你轻松应对胃痛胃胀。

一、脾胃不好会有哪些表现?

脾胃不好时,身体会发出一些信号,最常见的就是胃痛和胃胀。胃痛可能是隐隐作痛,也可能是剧烈疼痛,位置通常在上腹部。胃胀则感觉肚子鼓鼓的,像是吃了个大气球,甚至会嗳气、反酸。除了这些,还可能有食欲不振、大便异常(便秘或腹泻)、面色萎黄等症状。如果你经常出现这些情况,那可能是脾胃在向你“求救”了。

二、中医怎么看待脾胃问题?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意思就是脾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身体的营养供应。脾胃不好,身体就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像机器没有燃料一样,会出各种问题。中医把脾胃问题归结为几个主要原因:

•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吃得太快、吃太多生冷、油腻的东西,脾胃一下子“消化不良”,就会引起胃痛、胃胀。

• 情绪压力大:压力大、焦虑、生气时,情绪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导致脾胃“罢工”,出现胃痛、胃胀。

• 脾胃虚弱:有些人天生脾胃就比较弱,或者长期饮食不当、过度劳累,把脾胃“累垮”了,稍微吃点不对劲儿的东西,就容易胃痛、胃胀。

三、中医内科的脾胃调理秘籍

(一)饮食调理

饮食是调理脾胃的基础,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缓解胃痛和胃胀。

• 规律饮食:按时进餐,每顿饭吃到七八分饱,避免过饱或过饥。这样可以保持脾胃的正常工作节奏,减轻其负担。

• 温和饮食: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南瓜等。这些食物不仅容易消化,还能养胃。同时,尽量少吃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脾胃,加重不适。

• 细嚼慢咽:吃饭时要让食物在口腔里充分咀嚼,这样可以减轻脾胃的消化负担,帮助更好地吸收营养。

(二)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脾胃健康也非常重要。

• 放松心情:情绪对脾胃的影响很大。当压力大或情绪不好时,脾胃也会跟着“闹脾气”。要学会放松,比如听听音乐、散散步,保持良好的心情。

• 适当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脾胃的气血运行,增强脾胃的功能。可以选择散步、瑜伽或简单的拉伸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到1小时,对脾胃健康大有裨益。

• 保暖脾胃:脾胃怕冷,尤其是在换季的时候,要注意保暖,避免脾胃受寒。可以适当增添衣物,或者佩戴围巾、护腰等保暖用品。

(三)中药调理

如果脾胃问题比较严重,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

• 《健脾丸》:适合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健脾丸》能健脾开胃,帮助消化,改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

• 《香砂养胃丸》:适合胃寒、胃胀、食欲不振的人群。《香砂养胃丸》能温中和胃,缓解胃部不适,改善胃寒引起的胃痛、胃胀。

(四)日常小妙招

除了上述的调理方法,还有一些日常的小妙招可以帮助缓解胃痛和胃胀。

• 按摩穴位:经常按摩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约4寸处)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约4横指处),可以促进脾胃的气血运行,缓解胃痛和胃胀。

• 喝点姜茶:生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缓解胃寒引起的胃痛和胃胀。用几片生姜泡水喝,或者加入少量红糖,效果会更好。

四、如何预防脾胃问题?

预防脾胃问题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 合理饮食:保持饮食的规律性和多样性,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每顿饭吃到七八分饱即可。

• 适当运动: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

• 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焦虑。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旅行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修复,对脾胃健康也非常重要。

• 保暖脾胃:尤其是在换季时,要注意保暖,避免脾胃受寒。可以适当增添衣物,或者佩戴围巾、护腰等保暖用品。

五、总结

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找专业的中医内科医生看看。希望大家都能通过科学的调理方法,恢复脾胃健康,远离胃痛和胃胀的困扰,享受健康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