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群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发生骨质疏松之后很容易导致骨折等不良事件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瘫痪,也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和身心健康。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患有骨质疏松的概率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一定要做好正确的预防和相关护理才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那么,又要如何进行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护理呢?下文就来介绍一下。
一、骨质疏松的预防
1、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要从儿童和青少年做起,保证每天饮食合理,多吃含有钙的食物,例如虾皮、海带、牛奶、鱼、骨头汤、鸡蛋、豆类、芝麻、乳制品、绿叶蔬菜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坚持体育锻炼,每天多晒晒太阳,不要养成吸烟饮酒的不良习惯,同时尽量少喝咖啡、浓茶以及碳酸饮料,减少糖和盐的摄入,动物蛋白也不要摄入的过多,尽可能的保证体内的钙质,骨峰值提到最大值是预防后期发生骨质疏松的最佳措施,对于一些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尽早接受检查,进行早期防治。
2、二级预防
到了中年尤其是女性在其绝经之后骨量的流失会加速,最好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如果出现了骨量快速减少的情况要积极展开防治干预,现阶段一些临床学者主张女性绝经后三年内开始长期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并且坚持预防性补钙以及使用固体骨肽制剂骨肽片进行预防,从而保证骨质疏松能够得到更加高效的控制。除此之外也要积极的对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相关疾病进行治疗,例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甲亢、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泻等。
3、三级预防
已经发生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要积极的进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骨肽片等药物的治疗,除此之外还要正确的预防摔倒、碰撞、绊倒等。中老年人出现骨折后要马上接受治疗并进行坚强内固定,同时展开早期活动,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和钙质的补充,促使骨骼的生长,也可以遏制骨丢失。
骨质疏松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一个常规定律,但是受激素调控、营养、免疫状况、遗传基因、生活方式、医疗保障、物理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会加速骨质疏松的发生,因此一定要提高自我保健水平,做好科学的干预,从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二、骨质疏松的护理
1、吸烟会使骨峰的形成受到影响,而大量的饮酒也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除此之外,长时间的喝浓咖啡会使尿钙的排泄增加,影响身体的钙吸收,在日常饮食当中摄入过量的盐和蛋白质会使钙的流失增加,因此,一定要避免不良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
2、调节好自身的饮食结构,不要摄入过多的酸性物质使酸性体质加剧。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蔬菜和水果都属于碱性物质,而肉、谷物、糖、鱼、虾等都属于酸性物质,正常的健康人每天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摄入比例应该保持在1:4,因此一定要调节好个人的饮食,避免骨质疏松的进展加速。
3、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防止缺钙,尤其是中老年人不要整夜的打麻将、喝酒,不规律的生活会使体质酸化加重,因此除了要调节饮食,也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弱碱性体质,预防骨质疏松。
4、在平时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要让自己有过大的心理压力,过度的压力会使酸性物质沉积,使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受到影响,要正确调节好自身的情绪以及压力,保持弱碱性体质。
5、正确的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户外运动有适当的阳光陪伴能够促进钙的吸收,而运动中肌肉收缩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所以适当的进行运动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也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在平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活动能力、运动耐受度等选择适合的运动。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群当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生骨质疏松之后受到外力的冲击、扭转力或者跌倒等都容易发生骨折,而骨折又受到骨质疏松的影响使恢复速度减慢,甚至还会出现诸多的并发症,因此一定要积极的进行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护理,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