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直接将高血压认定为中老年人群“特定”疾病,认为此病只有年龄达到45岁以上才有可能患上高血压。但是根据CCDRFS(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疾病在18~29岁年龄层的患病率为8.9%,在30~39岁年龄层的患病率为13.4%,表明18~39岁之间的青年群体患上高血压疾病的占比,已经超过该群体总数的20%,高血压在年轻群体中开始呈现出蔓延趋势。那么,年轻人应该如何警惕“年轻化”高血压呢?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呢?
高血压患者年轻化的原因
因为每个人从出生时就有血压,而高血压指的是动脉血压超过了正常标准,它分为原发和继发性两种。就目前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相当复杂,有诸多因素都可影响血压波动,所以青年和中年人群也可能会患病。
高血压年轻化的危害
1.心肌肥大。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泵血克服较大压力,如此下去会导致心肌肥厚,收缩力下降,最终就会导致心衰。
2.血管损伤。动脉血管本来光滑,但是如果患上了高血压疾病,则会导致血管壁变厚,血管腔就会越来越细,加之血管壁出现破坏,便产生心血管疾病。
3.脑损伤。脑中风包括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等类型,原理是脑动脉出现了狭窄,加上这时候的高血压,血管很容易发生破裂,严重的直接威胁人的生命。
4.眼损害。高血压主要是体循环动脉压力升高,长期高血压会损伤眼底血管,导致视网膜动脉发生痉挛硬化,直接影响患者的视力,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失明。
5.引发肾脏疾病。高血压势必会损伤肾脏,两者相互影响,如果肾脏损伤严重,还可能会引发尿毒症。
年轻人确诊高血压之后应如何治疗
首先,我们应了解清楚,血压高并不等同于高血压疾病,不同年龄段都有自己正常的血压范围标准。18~39岁的男性,其收缩压/舒张压应维持在115/73mmHg~120/80mmHg之间;18~39岁的女性,其收缩压/舒张压应维持在110/70mmHg~116/76mmHg之间。
其次,如果年轻人的血压值已经超过了上述标准范围,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就医进行确诊,根据病情遵医嘱,服用长效药物,从较小剂量开始,稳定自身的血压,从而保护好其他脏器功能。如果出现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的情况,应再次就医,遵医嘱进行联合用药。
最后,已经确诊患上高血压的年轻人,需要知道此病具有不可逆性,一经确诊,后续只能通过服药,控制饮食、适量锻炼等方式,让血压长期维持在标准范围内,尽可能让机体不因高血压疾病产生并发症,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保护好心脑血管及其他脏器的功能。日常注重饮食健康与作息习惯,不熬夜,保持身心愉悦。每日补充蛋白质和钙,控盐、降糖,少量多餐,不吃外卖,多食瓜果蔬菜,尤其是黑色的木耳、白色的燕麦片、绿色的蔬菜、黄色的南瓜和玉米、红色的西红柿等。
造成“年轻化”高血压的原因较多,当前社会,多数年轻人因为社会压力、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作息不规律、久坐不动等现象,加之平日饮食习惯不健康,喜爱暴饮暴食、重口味食物等,都会加剧心血管与心脏的运行负担,日积月累,年轻人患上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自然就会增加。因为高血压疾病对身体带来的转变是不可逆的,部分拥有家族史的年轻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根据血压变化情况,酌情调整药物,以免出现血压大幅度波动的不良情况,对身体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当前我国高血压疾病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加入了高血压疾病行列,为了提升我国人均健康水平,这是不得不改善的一个问题。因此,人们要多学习高血压疾病知识,有正确的认知,灵活地预防高血压疾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