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超宇  单位: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胃肠肛肠血管外科  发布时间:2025-07-29
1869

在办公室久坐 8 小时,通勤路上再坐 1 小时,回家瘫在沙发上刷手机 —— 这是当代很多人的日常。然而,当我们享受 “久坐” 的舒适时,肛肠却在默默承受压力。数据显示,久坐族患痔疮、肛周脓肿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 2-3 倍,而长期忽视可能让小问题演变成需要手术的大麻烦。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才能让肛肠在 “久坐时代” 保持健康。

久坐为何偏爱 “攻击” 肛肠?

肛肠位于人体躯干最低位,本身就承受着一定的压力,而久坐会让这种压力 “雪上加霜”。当人长时间保持坐姿时,臀部和会阴部的血管受到持续压迫,静脉回流受阻,容易在直肠末端形成血液淤积 —— 这正是痔疮形成的核心原因。就像一根持续被挤压的水管,水流不畅会导致管内压力升高,最终可能撑破管壁。

更隐蔽的影响在于肠道蠕动减慢。久坐时腹部肌肉松弛,肠道缺乏足够的动力推动粪便前进,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后,大便会变得干燥坚硬,排便时需要更用力,这会进一步加重肛周血管的负担,同时可能划伤肛管皮肤,引发肛裂或肛窦炎。而肛窦炎若反复发作,又可能成为肛周脓肿的 “导火索”。

办公椅的选择也会影响肛肠健康。过软的座椅会让臀部深陷,增加会阴部的压力;过硬的座椅则缺乏缓冲,容易摩擦肛周皮肤。两者都会间接破坏肛肠周围的微环境,降低局部抵抗力。

工作中:每小时给肛肠 “放个假”

预防肛肠疾病的第一步,是打破 “久坐不动” 的状态。定时起身活动比任何保健品都有效 —— 建议每坐 45-60 分钟,起身站立或走动 5 分钟,做一些简单的 “肛肠放松动作”:比如踮脚尖、收缩肛门(类似忍大便的动作,每次收缩 5 秒后放松,重复 10 次)。这些动作能促进肛周血液循环,缓解血管淤积,就像给 “堵塞的水管” 松松绑。

调整坐姿也能减少肛肠压力。坐着时尽量保持腰部挺直,让臀部均匀受力,避免身体前倾或侧歪。有条件的话,可在办公椅上放置一个透气的坐垫,减少局部压迫。此外,工作中要避免 “憋尿憋便”,有便意时及时去厕所,长期憋便会让直肠对粪便的敏感性降低,加重便秘。

饮食上:给肠道 “添动力” 而非 “添负担”

肠道健康与饮食密切相关,对久坐族来说,膳食纤维是肛肠的 “保护神”。它能吸收水分软化大便,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减少便秘风险。建议每天摄入 25-30 克膳食纤维,比如早餐吃一碗燕麦粥,午餐加一份凉拌菠菜,晚餐搭配玉米或红薯。需要注意的是,膳食纤维要循序渐进增加,同时多喝水(每天 1500-2000 毫升),否则可能引起腹胀。

要尽量避开肛肠 “黑名单” 食物:辛辣刺激的火锅、烧烤会刺激直肠黏膜,加重充血;油炸食品和精加工零食(如饼干、薯片)缺乏膳食纤维,容易导致便秘;过量饮酒则会扩张肛周血管,增加痔疮出血的风险。

日常护理:细节决定肛肠状态

很多人忽视了肛周的清洁与护理,其实这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每次排便后,用温水冲洗肛门比用纸巾擦拭更干净,能减少粪便残留对肛周皮肤的刺激。若条件不允许,可选择柔软的湿厕纸,避免用粗糙的卫生纸反复摩擦。

温水坐浴是维护肛肠健康的 “简易疗法”。每天晚上睡前,用 40℃左右的温水(手感微烫但不烫皮肤)坐浴 10-15 分钟,能放松肛门括约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已有轻微痔疮或肛裂的人,坐浴后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药膏,促进黏膜修复。

此外,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也很重要。建议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排便(如早餐后),此时肠道蠕动活跃,容易产生便意。排便时避免久蹲(不超过 5 分钟),不要在厕所里看手机,专注排便能减少不必要的肛周压力。

出现这些信号,别硬扛

即使做好了预防,也需警惕肛肠疾病的早期信号。若出现排便时疼痛或出血、肛门周围有小疙瘩或肿块、排便后肛门有异物脱出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是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的表现,早期干预能避免病情恶化。

对久坐族来说,肛肠健康就像一根 “橡皮筋”,持续的牵拉会让它失去弹性,而科学的呵护能让它始终保持活力。从每一次起身活动到每一口膳食纤维,这些微小的习惯积累起来,就是肛肠最坚实的防线。毕竟,在健康面前,再忙也值得给肛肠多一份关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