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敏  单位:阆中市柏垭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30
631

手术对身体而言是一场创伤性事件,术后伤口愈合、体力恢复都离不开科学的饮食支持。但在病房里,“术后要喝鸽子汤补元气”“伤口愈合不能吃鱼虾”等说法流传甚广,不少患者因此陷入饮食误区,反而延缓了康复进程。到底哪些饮食观念是错误的?术后该如何吃才能加速恢复?

误区一:术后必须大补,汤类是最佳选择

“手术伤元气,得赶紧喝鸡汤、鸽子汤补一补”,这是最常见的术后饮食误区。很多家属熬煮数小时的浓汤,看似营养丰富,实则大部分蛋白质仍留在肉里,汤中主要成分是脂肪、嘌呤和少量游离氨基酸。长期只喝汤不吃肉,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反而影响伤口愈合。

术后补充蛋白质的关键是摄入肉、蛋、奶等看得见的优质蛋白,汤类只能作为补充。足量的蛋白质能为伤口愈合提供必要的氨基酸,促进组织修复,维持正常的免疫力。

误区二:伤口愈合期要忌口,鱼虾蛋奶都不能碰

“鱼虾是发物,吃了会让伤口发炎”,这种说法让很多患者对海鲜、牛羊肉敬而远之。事实上,医学上并没有发物的明确概念,伤口感染的关键是无菌操作和免疫力,而非食物种类。

鱼虾蛋奶富含优质蛋白和锌元素,恰恰是促进伤口愈合的好帮手。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基础原料,锌能促进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加速伤口愈合。只要对这些食物不过敏,术后适量食用反而有利于康复。

误区三:术后要“清淡饮食”,完全不能吃油

有些患者认为术后吃油会导致消化不良,于是选择完全无油饮食。但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尤其是必需脂肪酸,能促进细胞膜修复和激素合成,对伤口愈合至关重要。

长期低脂饮食可能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缺乏,反而影响伤口修复。正确的做法是选择健康脂肪,如橄榄油、牛油果、坚果等,每天摄入20~30克为宜。胃肠手术患者可将坚果打成粉末加入粥中,既保证营养又易消化。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油炸食品和肥肉,这类高脂肪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

误区四:喝白粥养胃,术后长期吃最安全

很多人觉得白粥清淡易消化,适合术后长期食用。但白粥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营养单一,且升糖指数高,长期食用会导致营养不均衡,还可能引起肌肉流失。尤其是大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多种营养素支持恢复,单一的白粥远远不够。

术后饮食应遵循“循序渐进、营养均衡”的原则。胃肠功能恢复初期(排气后),可从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开始。1~2天后过渡到稀粥、蛋羹等半流质。一周左右逐渐添加软饭、肉末、蔬菜泥等,确保营养全面摄入。

科学饮食:分阶段制定术后营养方案

1.术后1~3天:清流质为主,保护胃肠功能

胃肠手术患者需等到排气后再进食,初期选择米汤、去油肉汤、过滤果汁等清流质,每次50~100毫升,每天6~8次,避免加重胃肠负担。非胃肠手术患者可更早进食,如骨科手术患者术后6小时可喝少量温水,次日过渡到稀粥。

2.术后4~7天:半流质饮食,逐步增加营养

添加鸡蛋羹、肉末粥、蔬菜泥、豆腐脑等,保证每天摄入优质蛋白1.2~1.5克/公斤(如60公斤患者每天需72~90克蛋白质)。同时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猕猴桃汁、西兰花泥,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3.术后2周后:软食或普通饮食,全面均衡营养

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过渡到软饭、清蒸鱼、瘦肉、新鲜蔬菜等,每天保证150~200克优质蛋白,搭配全谷物、杂粮和适量脂肪。此时可适量食用鸽子汤、鸡汤,但要记得把肉一起吃掉,避免营养浪费。

结论

术后饮食的核心是“精准补给”,而非盲目进补。避开“大补汤、严忌口、只吃粥”等误区,根据手术类型和恢复阶段科学搭配饮食,才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修复能量,让伤口更快愈合,体力迅速恢复。如果对具体饮食方案有疑问,可咨询医院营养科,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