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8什么是慢性肾脏病(尿毒症期)
在西医范畴来说,慢性肾脏病(尿毒症期)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指由各种因素作用于肾脏,导致肾单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损害,是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最严重的肾功能衰竭阶段,以代谢产物和毒素潴留、水与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在中医理论中,慢性肾脏病(尿毒症期)即慢性肾衰竭,归属 “虚劳”“水肿”“关格” 等范畴。其发病根源常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紧密相关,其中尤以脾肾两虚为关键因素。此外,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诸多因素,均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慢性肾脏病(尿毒症期)的社会影响
慢性肾脏病(尿毒症期)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慢性肾脏病(CKD)影响全球超过8.5亿人,2019年导致310多万人死亡。目前,肾脏疾病是第8大死亡原因,如果不加以重视,预计到2040年,肾脏疾病将成为导致寿命损失的第5大原因。
慢性肾脏病5期(尿毒症期)的诊断
肾小球滤过率(GFR)<15 [ml/(min·1.73m²)];肌酐清除率(Ccr)<10 ml/min
血肌酐(Scr)≥707 μmol/L。
肾替代治疗
肾替代治疗是目前治疗尿毒症最有效的方法,常见的肾替代方式包括血液透析(HD)、腹膜透析(PD)和肾移植(RT)。肾替代治疗可减轻尿毒症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寿命。
慢性肾脏病(尿毒症期)的三种肾脏替代疗法如下:
“生命滤净疗法”——血液透析
原理:通过透析机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透析器清除废物和多余水分,再回输体内,调节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优点:清除毒素效率高,能快速显著改善症状,适用于多种病因导致的肾衰竭;由医务人员操作,对患者自身无严格要求。
缺点:需固定时间来院治疗,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反复穿刺会造成患者的痛苦;有创穿刺存在感染风险。
适用人群:残余肾功能差、病情较重或需快速改善症状的患者;家庭护理条件较差,患者自主能力较弱,无法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各种腹部病变导致腹膜清除率降低、腹部广泛感染或腹部严重烧伤)而无法进行腹膜透析插管的患者。
“内蕴净化疗法”——腹膜透析
原理: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注入透析液,清除体内废物和水分,调节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从而改善症状,延缓肾脏衰竭。
优点:操作简便,可在家中进行,能根据个人时间灵活调整,不需要频繁前往医院,能兼顾工作与生活;对心血管影响小;能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肾脏病恶化。
缺点:需严格无菌操作,否则易引发腹膜炎;长期使用高糖透析液可能导致腹膜纤维化,减弱其功能。
适用人群:残余肾功能较好、心血管系统不稳定者;希望居家治疗的患者,或者需要兼顾工作的患者;有家庭护理条件的患者。
“重启生命之种”——肾移植
原理:通过肾脏移植手术,将健康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恢复肾脏功能。相较于透析,肾移植可以解决肾脏衰竭的根本问题,是效果最佳的治疗方式。
优点:能根本解决肾衰竭问题,减少并发症;与透析相比,肾移植能够让患者的生活更加自由,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缺点:手术风险高,且患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状态;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保持良好的血药浓度,以防止排斥反应发生;供体稀缺,等待时间长。
适用人群:年轻、身体状况好且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通过透析无法有效控制病情的患者。
选择建议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年龄、身体状况、经济能力、心理状态、生活方式以及病情等因素,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决定。
当肾脏功能逐渐衰竭,生命的光辉却不会因此黯淡。在现代医学的守护下,以科技之力净化血液;借身体之能温和排毒;以仁爱之心重燃生机。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径,目标始终如一:让生命回归应有的质量与尊严。
“深圳市‘医疗三名工程’项目资助(202311004)”,英文名称为Supported by Sanming Project of Medicine in Shenzhen (No. 202311004)。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