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静  单位:天全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2
55

生活中,不少人在医院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头疼脑热去看病,医生大手一挥开了张血常规化验单;肚子不舒服去检查,粪便常规又成了“必选项”。这两项检查听起来简单,却总让人心里犯嘀咕:抽一管血、留一点粪便,真能查出啥问题?其实啊,血常规就像给血液拍了张“全家福”,能看出身体有没有发炎、缺血;粪便常规则像给肠道做了次“体检”,能发现肚子里的感染、出血等隐患。它们是医生诊断疾病的“好帮手”,很多时候能在疾病早期就发出“警报”。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到底在哪些时候,你需要和这两项检查“碰面”。

先聊聊血常规:血液里藏着的健康密码

血常规是医院里最常见的检查之一,说白了就是看看血液里各种细胞的 “模样”和“数量”。咱们的血液里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这三类主要细胞,它们各司其职。红细胞像“运输队”,负责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其数量和血红蛋白是判断贫血的关键;白细胞是“保卫兵”,能对抗病菌,细菌或病毒感染时会有相应变化;血小板是“修补匠”,助力止血,数量异常会影响凝血。化验单上重点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分类及血小板计数,这些指标能传递健康信号。

这些时候,你可能需要查个血常规

1.身体“发炎”时,它能看出是“细菌”还是“病毒”在捣乱

感冒发烧是最常见的情况。比如孩子突然发烧到 39 度,脸蛋通红,精神也不好,这时候查个血常规,医生就能大致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是细菌作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升高,可能就得用抗生素;要是病毒引起的,白细胞可能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会上升,这时候用抗生素就没用了。

2.怀疑“缺血”或血液有问题时,它能给出线索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脸色苍白、稍微一动就心慌气短,这些可能是贫血的表现,这时候查血常规就很有必要。比如缺铁性贫血的人,红细胞会变小,血红蛋白也会降低,医生一看化验单就知道该让你补铁了。还有些人皮肤上会莫名出现淤青,轻轻一碰就紫了一块,或者伤口流血半天止不住,这可能是血小板出了问题,血常规能第一时间发现血小板数量是否正常,为进一步检查铺路。

再说说粪便常规:肠道健康的“晴雨表”

1.粪便里能看出啥门道

先看粪便的“长相”,正常的粪便应该是黄褐色、成形的,像香蕉那样。如果拉出的是稀水便,可能是拉肚子;要是粪便带血或黏液,就得警惕肠道炎症或溃疡了。再在显微镜下看看,要是发现了白细胞,说明肠道可能有细菌感染,比如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引发的肠炎;要是有红细胞,可能是肠道出血,像痔疮出血、胃溃疡出血都可能在粪便里留下“痕迹”。

2.别小看“隐血试验”

粪便常规里有个特别重要的项目叫“隐血试验”,它能查出粪便里肉眼看不到的血。有些人平时没啥症状,但隐血试验阳性,这可能是胃溃疡、结肠息肉甚至肠癌的早期信号。就像肠道里藏了个“小偷”,肉眼抓不到,但隐血试验这个“侦探”能发现它的踪迹。

出现这些情况,该查粪便常规了

1.肚子不舒服,它能帮你找原因

拉肚子是最常见的情况。如果一天拉好几次,粪便像水一样,还伴有肚子疼、发烧,很可能是吃了变质的食物或感染了病菌,这时候查粪便常规,能看看里面有没有白细胞、病菌,帮医生确定是该用消炎药还是只需要补水。便秘的人也可能需要查,比如粪便又干又硬,还带着血或黏液,可能是肠道长了息肉,粪便常规能提供初步线索。

2.怀疑消化道出血,它是“第一证人”

如果发现自己拉的是黑色的粪便,像柏油一样,或者粪便里混着鲜红的血,这肯定是消化道出血了,查粪便常规能确定出血的严重程度。还有些人没发现粪便带血,但总觉得头晕、乏力,查血常规发现贫血,这时候医生可能会让你查粪便常规隐血试验,看看是不是肠道悄悄在出血,比如胃癌、肠癌早期,就可能只有隐血试验阳性,没有其他明显症状。

结语

血常规和粪便常规这两项检查,虽然简单、便宜,却能帮我们发现身体里的不少“秘密”。当你发烧发炎、怀疑贫血时,别忘了血常规;当你拉肚子、肚子疼、粪便带血时,粪便常规别落下。它们就像医生的“侦察兵”,能在疾病还没“兴风作浪”时就发现苗头,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下次再遇到这两项检查,别觉得麻烦,积极配合,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