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冠心病的致死率在所有疾病中排名最高,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2023年成人冠心病的发病率高达13.7%,患者数量已突破1.1亿。每年因心肌梗死(心梗)而死亡的患者超过150万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控制冠心病和预防心肌梗死是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的重要课题。
心肌梗死防治的必要性
1.心肌梗死引起致命风险
心梗是冠心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指因冠状动脉阻塞或狭窄导致心肌局部血供中断,引发心肌细胞死亡。常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引起心脏功能的急剧衰竭,甚至导致猝死。若未能及时救治,其死亡率显著增加;即使幸存,患者往往因心脏功能受损而需要长期的医疗介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后,约有30%的患者在急性期内不幸去世,而幸存者中,许多人会进展为慢性心力衰竭。
2.心肌梗死增加社会经济负担
心梗不仅对患者的生命构成直接威胁,还可能导致一系列慢性并发症,例如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心梗后的康复治疗、长期用药和定期随访等,进一步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占全球健康支出的20%以上,而冠心病的费用则占据了其中相当大部分。
冠心病患者所需服用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药物治疗的核心之一,最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减少血栓形成。对于那些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氯吡格雷则是一个有效的替代药物,能同样防止血小板聚集及降低血栓风险。
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等,其机制主要为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从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他汀类药物不仅在降脂方面效果显著,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心血管炎症反应,稳定血管斑块,因此冠心病患者需长期使用。
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等,通过降低心率和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适用于冠心病患者。对于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这类药物可降低心梗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
ACE抑制剂和ARB类药物ACE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和培哚普利等)及ARB(如缬沙坦和厄贝沙坦等)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从而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梗的风险。对于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这类药物尤为关键。
其他药物依据患者病情,医生可能还会推荐其他药物,例如抗凝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减少血栓形成、扩张血管或减轻心脏负担,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预防心肌梗死的生活方式干预
健康饮食:DASH饮食法:研究表明,DASH(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饮食法能有效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健康,该饮食法强调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盐分的摄入;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应避免过多食用红肉和全脂乳制品,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和坚果等食物,这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并减轻炎症反应。
规律运动:保持适当的运动习惯,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过重或肥胖都会增加心脏负担。
心理健康管理:保持积极的心态,适时进行心理调适,缓解压力,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戒烟和适量饮酒是保护心脏的有效措施。
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怀疑自己或他人发生心肌梗死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获取专业医疗帮助。
服用阿司匹林:如果没有过敏史,可以口服阿司匹林,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
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动:让患者保持冷静,尽量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吸氧:如有条件,可以帮助患者吸氧,提高血氧浓度,减轻心脏缺氧症状。紧急转院治疗:尽快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进行必要的溶栓或介入手术。
结语
冠心病作为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防治工作刻不容缓。通过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的综合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减轻其对患者健康和社会的负担。冠心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药,结合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心理调适,以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实现更长久、健康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