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正虎  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2025-08-15
3745

肩痛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不适症状,却常常被人们简单地归为“肩周炎”,这种认知误区可能导致错误的处理方式,加重病情。事实上,医学上真正的“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即人们常说的肩周炎)仅占全部肩痛病例的2%~5%,其余九成以上的肩痛背后都隐藏着其他病因。其中最常见的是肩袖损伤,它涉及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四根肌腱的磨损或撕裂。年轻人出现肩袖损伤多与突发外伤相关,比如跌倒时用手撑地、提重物时突然发力牵拉,或是健身时动作不当;而中老年人则因年龄增长导致肌腱血供下降、退变,进而悄然发生撕裂。这类疼痛通常位于肩峰前外下方,具有明显的“痛弧”特征——当手臂抬至60°~120°时,会出现尖锐疼痛,患者自己难以将手臂抬高,但在他人帮助下却能举过头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在早期盲目进行“爬墙”“拉吊环”等锻炼,可能会将原本部分撕裂的肌腱扯成完全断裂,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除了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也是常见病因之一,其本质是肱骨头大结节与钩状肩峰反复摩擦所致。这类患者多见于游泳、羽毛球、网球等过顶运动爱好者,以及长期伏案含胸的人群,主要表现为抬手即痛、放下即缓,被动活动几乎不受影响,但长期不处理可能继发肩袖撕裂。钙化性肌腱炎则更为“突然”,平时毫无征兆,一旦发作便会出现刀割样剧痛,局部还会伴有红肿热的表现,通过X线检查可发现牙膏状的钙盐沉积,因此常被误诊为急性痛风或感染。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痛点集中在肩前结节间沟,在提水壶、拧毛巾、穿脱T恤等动作时疼痛会加重,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咔哒”弹响。此外,颈椎病神经根受压也会引发肩痛,疼痛会沿C5、C6神经根放射至肩外侧、前臂甚至手指,同时可能伴有麻木、持物掉落等症状,通过压颈或牵拉试验可诱发这些表现。

诊断肩痛并不一定需要依赖昂贵的大型设备,常规X线检查就能排除骨折、肩锁关节脱位、肩峰形态异常及钙化灶;高分辨超声可在动态中观察肌腱有无撕裂、滑囊有无积液;而MRI仍是评估肩袖撕裂范围、关节囊厚度、肌肉脂肪浸润的金标准,对术前规划至关重要;若伴有多关节肿痛或晨僵,还可通过抽血检查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尿酸等,排除风湿免疫病与痛风。治疗上必须“因肩而异”:冻结肩需分三期管理,急性期口服NSAIDs、冰敷、关节内封闭,避免暴力手法;冻结期采用热敷、超短波、关节囊扩张术,配合“钟摆、爬墙、滑轮”循序渐进牵伸;解冻期则集中强化肩袖及肩胛稳定肌,八成患者一至两年可自行缓解。肩袖损伤遵循“先保守后手术”原则,裂口小于50%者通过休息、NSAIDs、物理因子治疗六到十二周,七成以上症状可得到控制;裂口大于50%或保守治疗失败者,则需行关节镜下缝合,术后按“被动、主动、抗阻”三阶段康复,早期盲目上举会加重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早期应避免过顶动作,采用肩峰下封闭加肩袖训练,晚期则需行微创肩峰成形术;钙化性肌腱炎急性期可在超声引导下针碎钙化灶并封闭,慢性期采用冲击波或关节镜清创;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急性期需屈肘吊带固定、使用NSAIDs、结节间沟封闭,慢性期强化肩袖与肩胛肌群,必要时行腱固定术或转位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三件事可有效预防肩痛:运动前用弹力带做五分钟肩袖激活(外旋、肩胛收缩挤压、对角线下拉),增加肌腱血流;伏案办公每三十分钟做一次肩胛收缩加上旋,放松肩峰下间隙;每周三次进行弹力带外旋、俯卧Y-T-W、墙滑训练,每次十分钟,改善肩胛动力控制。若出现外伤后垂臂畸形、肩痛伴发热红肿、手指麻木或夜间痛进行性加重等“红旗信号”,应立即就诊,切勿自行处理。总之,肩痛并非“五十肩”就能概括,只有先辨病再锻炼,先止痛再强化,先保守再手术,才能走上科学而省钱的康复之路。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