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这一古老的疾病,如今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困扰着无数人。它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代谢性疾病,直接与高尿酸血症紧密相关。当体内的尿酸水平持续升高,超出肾脏的排泄能力时,尿酸盐结晶就会在关节、肾脏等组织沉积,引发炎症和疼痛,形成痛风。面对这一疾病,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尿酸水平,成为痛风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一、生活方式干预:痛风防治的基石
生活方式干预是痛风管理的基石,它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等多方面的措施,有效降低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
调整饮食习惯。饮食是尿酸生成的重要来源之一。痛风患者应遵循低嘌呤饮食原则,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红肉等。同时,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此外,应避免摄入过多的含糖饮料、酒精等,因为它们可能诱发代谢异常,增加尿酸水平。
增加身体活动。适量的身体活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还能促进尿酸的排泄。痛风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的关节损伤。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降低尿酸水平。
控制体重。肥胖是痛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身体活动,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可能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损害肾脏功能,影响尿酸的排泄;而酒精则直接影响尿酸的代谢,增加尿酸水平。因此,痛风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心理平衡。心理健康同样重要。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尿酸的代谢。痛风患者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有助于减少痛风发作的诱因。
二、降尿酸药物:科学治疗的关键
尽管生活方式干预在痛风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于部分患者来说,仅凭生活方式调整可能无法将尿酸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此时,降尿酸药物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尿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减少尿酸的生成。常用的药物包括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等。它们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不畅的痛风患者。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这类药物通过增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常用的药物包括苯溴马隆和丙磺舒等。它们适用于尿酸排泄减少的痛风患者。
联合治疗。对于部分难治性痛风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降尿酸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三、双管齐下:生活方式干预与降尿酸药物的联合应用
生活方式干预和降尿酸药物在痛风管理中各自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相反,它们的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更有效地控制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
互补优势。生活方式干预注重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而降尿酸药物则直接针对尿酸水平进行调控。两者的结合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作用于痛风管理的全过程。
个性化治疗。每个痛风患者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因此治疗方案也应因人而异。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身体活动、体重控制等方面的情况,结合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持续监测与调整。在治疗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的尿酸水平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包括调整药物剂量、改变饮食习惯或增加身体活动等措施,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佳化。
四、结语
痛风虽然是一种顽固的疾病,但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与降尿酸药物的联合应用,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关键在于患者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在必要时合理使用药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痛风无忧的生活。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陈燕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