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窦慧慧  单位:诸城市人民医院 病理科  发布时间:2025-09-02
25

提起冷冻切片技术,很多人都会表示闻所未闻。一个通俗易懂的理解可以是这样的:当医生在手术台上切开病灶,并且需要快速判断病变组织的性质——良性还是恶性?这个肿瘤是否已经切除干净了呢?这个时候就轮到冷冻切片技术出场了。冷冻切片技术在手术中扮演着“侦察兵”的角色,能在30分钟内给出准确的初步答案,为下一步手术方案及治疗提供指导。

冷冻切片技术能在是病理学领域中一项应用广泛的技术,其快速诊断的特点使其被称为病理科的急诊工作。冷冻切片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物理降温使组织样本在短时间内达到适宜硬度,进而完成切片制备与显微观察。

一、冷冻切片技术实现快速出结果的机制

1. 物理相变加速组织硬化

冷冻切片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低温诱导组织内水分结晶,冷冻后组织内的水分起到支撑作用,增加了组织硬度。当新鲜组织样本置于-18℃至-25℃的冷冻切片机中时,组织中的水分就起到包埋剂的支持作用,最终整个组织在2-5分钟内达到可切薄片硬度。这一过程避免了石蜡包埋中长达数小时的化学处理步骤,显著缩短了样本制备时间。

2. 简化的制片流程

样本定位:手术医师取材后,病理技师立即将组织置于预冷的标本托上,滴加OCT包埋剂覆盖组织表面。

快速冷冻:通过液氮使组织在90秒内降至-25℃,形成均匀的冷冻块。

切片制备:使用特制低温切片机将组织切成4-6μm薄片,直接贴附于载玻片。

快速染色:采用改良HE染色法(苏木精-伊红染色),省略脱蜡等步骤,仅需5分钟完成染色与封片。

3. 集成化设备支持

现代冷冻切片机为半自动、全自动冷冻切片机,集成制冷、切片、防卷板调节、消毒、负压等功能于一体,配备数字温控系统(精度±0.5℃)和防卷板自动校准装置,确保切片的平整度。

二、冷冻切片技术的关键临床应用场景

1. 肿瘤手术中的良恶性鉴别

在肿物切除手术中,冷冻切片技术可实时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乳腺癌冷冻切片的研究显示,该技术对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敏感度达97.2%,特异度99.1%。当术中冰冻报告为恶性时,外科医师需立即扩大切除范围,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若报告为良性,则可终止手术,避免过度治疗。

2. 手术切缘评估

在神经外科胶质瘤切除术中,冷冻切片技术可检测肿瘤细胞是否浸润至切缘组织。对于高级别胶质瘤(WHO III-IV级),切缘阳性患者需接受术后同步放化疗,而阴性患者可仅行观察。该技术使切缘评估时间从传统方法的72小时缩短至25分钟,显著降低了二次手术率。

3. 淋巴结转移检测

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冷冻切片技术可快速检测中央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研究证实,其对淋巴结微转移(直径<2mm)的检出率与石蜡切片相当(92.3% vs 94.7%),但诊断时间缩短85%。这为TNM分期和辅助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实时依据。

急诊病理诊断

在卵巢肿瘤扭转患者中,冷冻切片技术可快速判断卵巢肿瘤的病变性质,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三、技术局限性与质量控制

冰晶伪影:组织自身含水量、取材过程中接触水源等都会造成冷冻过程中形成的冰晶,会导致核分裂象计数误差。

取材偏差:术中取材量有限(通常<1cm³),可能遗漏重要病变区域。可以通过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及定位等技术手段减少这种偏差。

脂肪组织处理困难:富含脂肪的组织(如乳腺)需特殊低温(-30℃以下)处理,否则易形成碎屑状切片。

为确保诊断质量,需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术前多学科会诊确定送检指征;术中由高级病理医师主导阅片;术后24小时内完成石蜡切片对照;建立疑难病例多中心会诊机制。

四、小结

冷冻切片技术通过物理相变与流程优化实现了病理诊断的时效革命。其在肿瘤手术、切缘评估、淋巴结检测等关键场景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临床决策的科学性。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