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春梅  单位:​合江县九支中心卫生院 内科  发布时间:2025-07-02
2117

当体检报告上的血压数值显示异常,或是在某次测量中发现血压“爆表”,很多人都会陷入恐慌。但其实,只要掌握科学的认知与管理方法,高血压并不可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了解高血压,掌握日常管理的关键要点。一、认识高血压:血压背后的秘密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值,正常血压一般收缩压(高压)在90-139 mmHg,舒张压(低压)在60-89 mmHg。当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时,就被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不明确,与遗传、生活方式、年龄等多种因素相关;继发性高血压则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去除病因后血压可能恢复正常。长期高血压不加以控制,会像一个“沉默的杀手”,逐渐损害心脏、大脑、肾脏和眼睛等重要器官,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高血压的症状与诊断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一定会有明显症状,实则不然。大部分早期高血压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这也是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健康威胁”的原因。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特异,容易被忽视或与其他疾病混淆。

要准确诊断高血压,不能仅凭一次测量结果。建议在安静状态下,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均达到高血压标准,才能确诊。家庭自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等方法,都有助于更全面了解血压情况。同时,医生还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相关检查,排查是否存在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三、日常管理:从生活细节入手

(一)饮食调整

1. 控盐:高盐饮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的摄入。可以用香料、柠檬汁等替代部分盐来调味。

2. 均衡膳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它们富含钾元素,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稳定血压。选择全谷物、低脂乳制品,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避免体重超标。

(二)运动锻炼

规律运动是控制血压的有效方式。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搭配适量的力量训练,如举哑铃、俯卧撑等。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降低血压,同时还能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但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尤其是血压控制不佳时。

(三)生活习惯 

1. 戒烟限酒: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大量饮酒也会导致血压波动。戒烟并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2.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睡眠7-8小时。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血压升高。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四)情绪管理

长期的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学会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方式释放压力,保持平和的心态,对血压控制至关重要。

四、药物治疗:遵医嘱是关键

一旦确诊高血压,部分患者需要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降压药物种类繁多,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血压水平、并发症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随意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引发严重后果。即使血压控制良好,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药物治疗效果,及时与医生沟通。

结语:血压“爆表”虽然让人担忧,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高血压,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积极配合治疗,就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享受健康生活。记住,与高血压的“斗争”是一场持久战,坚持科学管理,才能笑到最后。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