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暮珺  单位: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31
839

“最近老是觉得累,爬个楼梯就心慌气短,脸色看着也不太好,我是不是贫血了?听说贫血就是缺铁,得赶紧吃点红枣、猪肝,或者买点铁剂补补!”这是很多人发现自己身体不对劲时的常见反应。贫血=缺铁?这个观念真的太深入人心了!但实际上,贫血远没有这么简单。把所有的贫血都归结为缺铁,然后就开始盲目补铁,这种做法不仅可能无效,甚至可能掩盖真正的问题,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风险。

一、贫血的“多面孔”:病因大不同,别只盯着铁!

“缺铁”确实是常见面孔,但绝非唯一主角。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核心原料”,缺了它,身体这台“造血工厂”就难以为继。慢性失血是主要推手,比如女性月经过多、悄悄发生的消化道出血,或者胃部手术后铁吸收不良、特殊时期需求激增却摄入不足。这类贫血的朋友,常表现出明显的脸色苍白、容易疲劳、头晕心慌、指甲变得又脆又平甚至像勺子一样凹陷,有些人甚至会莫名想吃泥土、冰块等奇怪东西。补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揪出导致缺铁的原因!尤其是中老年人突然出现缺铁性贫血,必须警惕消化道肿瘤等潜在风险,需要及时就医排查。

1.当心叶酸、B12缺乏:如果说铁是造血的原材料,那么叶酸和维生素B12就是指挥生产、组装红细胞的“高级工程师”。它们一旦缺乏,红细胞就会变得“个头大、效率低”,运氧能力大打折扣。叶酸缺乏常发生在绿叶蔬菜吃得少、长期酗酒的人群中;而维生素B12缺乏则多见于有胃病、做过胃部手术或长期严格素食的人。这类贫血除了乏力、苍白等共性症状,还常伴有独特的“信号”:舌头火辣辣的疼或手脚麻木刺痛,甚至走路不稳、情绪低落、记性变差。

2.慢性病在捣乱:当身体长期被炎症或疾病困扰(如慢性感染——肺结核、肾盂肾炎;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整个造血环境如同被“阴云笼罩”。此时,身体可能铁储备充足,但骨髓却像被“冻住”了——铁利用受阻、造血响应迟钝、红细胞寿命缩短。这种情况下的贫血,程度通常与原发病的活动性相关,对付它的根本之道在于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疾病本身。

3.遗传性贫血困扰:

地中海贫血:制造血红蛋白的“链条”出了问题,导致红细胞脆弱易碎。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能无症状,重者需要定期输血甚至骨髓移植。它遵循特定的遗传规律,父母携带者虽不发病,但可能遗传给孩子。

镰状细胞贫血等:红细胞形状异常,容易堵塞血管造成剧痛和组织损伤。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这个“造血主工厂”功能衰竭,难以生产足够的各种血细胞。对于遗传性贫血,确诊需要专业的基因检测或血液学检查,治疗和管理方案也更为复杂和个体化。

二、头晕乏力,我的贫血是哪张“脸”?简单自察与应对

当出现疲倦、脸色差、头晕、活动后心慌气短这些“红灯”时,先别急着给自己扣“缺铁”的帽子或盲目补铁。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去医院验个血!一个最基本的血常规检查就能初步判断是否贫血以及贫血的轻重程度。同时,观察一些伴随症状也能提供线索:

1.如果同时有指甲变脆、异食癖、月经过多或可疑的消化道症状(如黑便),缺铁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2.若伴有舌痛、手脚麻木刺痛、行走不稳或情绪问题,需要高度怀疑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

3.当贫血与长期存在的关节痛、反复低烧、慢性咳嗽、浮肿(肾病)、癌症病史等相伴时,慢性病性贫血的可能性更高。

4.有家族史、自幼贫血或贫血程度较重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需考虑遗传性因素。

总之,贫血这顶“帽子”,底下藏着的可能是一张张不同的“面孔”——有缺铁的,有缺维生素的,有慢性病导致的,也有天生遗传的。核心就是一点:身体运氧的红细胞不够用了,但“为什么不够用”,原因大不相同。下次当你或家人出现疲劳、苍白、头晕这些信号时,千万别想当然地认为是“缺铁”,然后就自己买补剂猛吃。最最重要的一步,是及时去医院,做个简单的血常规检查,让医生帮你找到贫血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