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惠临  单位: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  发布时间:2025-07-22
4120

“医生,快帮我看看,孩子脚底起了好大的水疱!”满头大汗的奶奶抱着1岁多的豆豆(化名),冲进了急诊大厅。医护人员赶紧上前查看。这一看,大家都愣住了:小家伙两只脚底都起了大水疱,肿得像垫了两块“鞋垫”。奇怪的是,豆豆的脚面却完好无损。这是咋烫伤的?一番询问后,真相浮出水面:当天中午大人忙着做家务,豆豆顶着炎炎烈日,光着脚丫子,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撒欢。不料,5分钟不到,他的两只脚底板就起了大水疱,疼得哇哇大哭。来医院检查后,医生下了诊断书:双足底Ⅱ度烫伤!

入院后,骨科烧伤整形组为豆豆进行了烧伤创面修复的舒适化治疗。通过清创、换药、功能敷料促进创面愈合后,豆豆的病情明显好转。但因为部分烫伤创面深度较深,后期可能会因瘢痕增生导致宝宝行走功能受到影响。医务人员建议给宝宝做人工真皮植皮手术帮助创面修复。

相比大人,孩子烫伤后果更严重。烧烫伤是导致儿童因伤死亡的五大威胁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溺水和车祸。如果头和脸的烫伤面积大于5%(其他部位大于10%),就会有休克的危险。而且,烧伤烫伤面积越大,就越容易出人命!而烫伤风险,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高温液体(比如烧开的沸水、热油)、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气等,都能导致烫伤。尤其在炎热的天气下,地面、金属扶手、玻璃桌面等物体都可能因为长时间暴晒,而变得异常烫热。

我国每年约有2600万儿童发生意外伤害,其中烫伤占比高达15%。

孩子烫伤的后果往往更严重:儿童皮肤比成人薄,接触温度不高的热液也可导致烫伤;例如,60℃的热水只需3秒即可造成烫伤,49℃的热水持续10分钟就会导致严重损伤。与成人相比,同样热度的热水造成的烫伤程度更重,烫伤面积占体表的相对比例也更大。最麻烦的是,儿童免疫力低,容易感染,烫伤后皮肤渗出量大,容易发生脱水等。因此,在同样的受伤机制下,儿童病情往往比成人更严重,年龄越小,危险越大。

烫伤时,这样做会雪上加霜——

1.强拉硬扯除衣:如果衣物与创面粘连,千万不能撕拉!否则,会撕裂烧伤后形成的水疱,增加感染风险。如果衣服不好脱,可将创面周围的衣物剪去。

2.直接冰敷:冰敷会导致皮肤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深层组织散热。长时间低温也会对原来已经烧伤的组织造成进一步损害,可能导致原本脆弱的组织冻伤,从而加重损伤。对于大面积烧伤,瞬间的低温还会加重休克,恶化病情。

3.听信偏方:在创面涂抹牙膏、鸡蛋清、食用油、酱油、芝麻酱等,这些方法不仅不能发挥良好效果,还容易滋生病菌,使创面发生感染,影响后续治疗。

4.挑水疱:烫伤部位有明显伤口和水疱,不要自己处理,建议就医处理。烫伤处出现水疱,不建议用冷水暴力冲洗,以免水疱破裂。可将烫伤部位置于冷水中浸泡30分钟,如果伤口面积过大或孩子年龄较小,则不能泡太久。冷却后再用消毒纱布包扎送医。

万一被烫伤了,有啥紧急处理办法?当然有!

孩子被烧伤烫伤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五字诀”:冲、脱、泡、盖、送。

1.冲:迅速用清洁、流动的凉水持续冲洗烧烫伤部位15~30分钟,或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不要用冰块降温,因为温度过低可能导致二次伤害。

2.脱:在水中小心的除去衣物,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的温度(注意不要刮伤烫伤的皮肤),可用剪刀剪开衣服。如果衣物已经粘在皮肤上,不要硬拉扯,不然会造成皮肤损伤。

3.泡:将伤处在冷水中持续浸泡15~30分钟,直到疼痛减轻。注意:冬季水温不宜过冷,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也可改为用冷毛巾湿敷,边敷边送医。

4.盖:用干净无菌的纱布或棉质布类(如干净的布巾、床单)覆盖伤口以保持清洁,但不要涂抹任何药物。如果烫伤部位有伤口和水疱,不要自行处理。

5.送:经过冷疗(冷水冲)后,应尽快送至有烧伤专科的医院就医。如果烫伤较严重,如出现水疱、红肿发炎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烫伤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涂抹药膏、包扎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