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晓  单位:北海市合浦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7
425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心脏健康问题变得愈发突出,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已然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每5例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究竟如何养护心脏,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把中医和西医的理念与方法有机结合,就能为心脏健康筑牢防线。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一份中西医结合的心脏健康日常养护指南。

西医视角下的养护基础

(一)饮食均衡

控盐:过量摄入盐会致使血压升高,给心脏增添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减少食用腌制食品,比如咸菜、腊肉、咸鱼等。烹饪过程中,也应少放盐。为了让菜肴更有味道,不妨使用柠檬汁、醋、番茄酱来增添风味。

低脂:我们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橄榄油、坚果等。这些食物能够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以三文鱼为例,每周食用2-3次,就能为身体补充有益的脂肪酸,呵护心脏健康。但要注意,坚果虽然营养丰富,热量也较高,每天吃一小把就可以了。

高纤维:膳食纤维能够降低胆固醇的吸收,维持肠道健康。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都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每天应保证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

(二)适量运动

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以快走为例,保持每分钟100-120步的速度,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就能达到锻炼效果,此外,也可以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深蹲、平板支撑等,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三)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能够及时发现心脏问题,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能够直观反映心脏的电活动和结构功能。对于有心脏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人群,更应当缩短体检间隔。比如,普通人一年体检一次,高危人群可以半年体检一次,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中医智慧助力心脏养护

(一)穴位按摩

内关穴:内关穴是守护心脏的重要穴位,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关穴,每次1-3分钟,每日3-4次。长期坚持,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缓解心慌、胸闷等症状有显著效果。当感觉心慌时,不妨按摩内关穴,能够有效缓解不适。

神门穴: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睡前按摩神门穴,能够调节心经气血,帮助入睡,缓解失眠焦虑,减轻心脏负担。对于经常失眠的人来说,睡前按摩神门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助眠方法。

(二)食疗养生

桂圆红枣粥:桂圆和红枣都具有补血安神的功效,将桂圆肉10克、红枣5枚与大米一起煮粥,早晚食用,能滋养心血,对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尤其适合女性和老年人食用。

莲子百合汤:莲子能养心安神,百合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将莲子、百合各30克加水煮成汤,适量饮用,可缓解心烦失眠,呵护心脏健康。在炎热的夏季,喝一碗莲子百合汤,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养护心脏。

(三)情志调节

中医认为,七情过激会影响心脏健康,长期的焦虑、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增加心脏负担,因此,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平和乐观的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练习书法、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舒缓心情。

生活习惯双管齐下

(一)作息规律

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导致内分泌失调,增加心脏负担。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让心脏在夜间得到充分休息。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二)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心脏健康的大敌。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增加血液黏稠度,提高心脏病发作风险;过量饮酒则会损伤心肌,导致心律失常。

养护心脏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将西医的科学方法与中医的传统智慧相结合,从饮食、运动、作息等多个方面入手。心动不如行动,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和家人的心脏健康而努力,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