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波元  单位: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4
375

头痛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许多人会因为熬夜、压力大或感冒而经历不同程度的头痛。但有一种头痛,被称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它来得突然、剧烈,可能预示着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这种病起病急骤,死亡率高,但若能及时识别并送医,生存机会将大大提高。

一、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大脑和颅骨之间的间隙)引起的出血。这种病约占所有脑卒中的5%-10%,但死亡率高达40%-50%,且幸存者中约一半会遗留严重残疾。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特征是突发剧烈头痛,常被患者形容为“像被锤子砸中头部”或“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这种头痛通常没有任何预兆,可能在几秒或几分钟内达到峰值,且不会因休息、服药或改变姿势而缓解。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症状

突发剧烈头痛

这是最常见且最具特征性的症状,约90%的患者会出现。头痛通常突然发作,可能在咳嗽、用力排便、情绪激动或性生活时触发。头痛范围多为全头胀痛,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后颈部僵硬感。

恶心、呕吐

由于颅内压突然升高,约70%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意识障碍

部分患者可能在出血后立即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严重者可迅速危及生命。

颈部僵硬(脑膜刺激征)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后,会刺激脑膜,导致颈部僵硬,低头时疼痛加剧。医生检查时可能发现患者颈部抵抗感明显(即“颈强直”)。

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视力模糊、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等,提示出血可能影响了脑功能。

注意:如果头痛伴随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尤其是意识障碍或颈部僵硬),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不可延误。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是脑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像“气球”一样薄弱,容易在血流冲击下破裂。动脉瘤的形成可能与遗传、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但许多患者并无明显诱因。

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是脑内血管发育异常形成的团块,血管壁薄弱,容易破裂出血。

外伤

头部外伤可能导致脑表面血管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但这类情况通常有明确的受伤史。

四、突发剧烈头痛时该如何应对

立即就医

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以免掩盖症状,延误诊断。拨打急救电话(如120),由救护车送医,避免自行驾车或步行,以防途中病情加重。

保持平卧,避免用力

尽量保持平卧位,避免突然起身、咳嗽或用力排便,以减少出血风险。如果患者呕吐,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道。

告知医生关键症状

向接诊医生详细描述头痛的特点(如突发性、剧烈程度)、伴随症状及发病时间,帮助医生快速判断病情。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头颅CT:是首选检查,可在出血后数小时内发现蛛网膜下腔的高密度影。

腰椎穿刺:如果CT结果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可通过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是否呈血性。

脑血管造影(DSA):是确诊动脉瘤的金标准,可明确出血部位和责任血管。

治疗方法

内科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血管痉挛等,适用于病情较轻或无法手术的患者。

外科治疗:

开颅夹闭术:通过手术夹闭破裂的动脉瘤,防止再出血。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通过导管将弹簧圈填入动脉瘤内,阻断血流,创伤较小。

六、如何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会损伤血管壁,增加动脉瘤风险,建议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定期体检: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如动脉硬化)的人群,可定期进行头颅MRA或CTA筛查。

结语

突发剧烈头痛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信号,这种病起病急、进展快,但及时识别和送医能显著改善预后。如果头痛伴随恶心、呕吐、颈部僵硬或意识障碍,务必立即就医,切勿拖延。同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高血压、戒烟限酒等),也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