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外科患者常因疾病性质、手术风险及术后功能恢复不确定性而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可能影响患者的语言、认知、运动及情绪调控能力,进而加重心理压力,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治疗中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了解疾病机制、术后可能并发症及康复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此提升康复效果。
一、术前心理准备
1.了解病情,减轻恐惧。许多神经外科患者在得知自己需要接受手术时,其第一反应往往是紧张和恐惧,其实害怕并不只是因为手术本身,而是因为不了解手术的具体情况,因此在术前需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医生或护士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基本情况、手术目的、过程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这样一来患者就不再被“未知”困扰,心理负担自然会减轻,患者也可以主动向医护人员提问,把心中的疑问和顾虑说出来,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2.稳定情绪,树立信心。情绪波动大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甚至对手术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术前的心理护理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多给予患者鼓励,传递积极信息,比如告诉患者:“这个手术已经很成熟,很多人都成功康复了。”此外患者需要适当转移注意力,比如听舒缓的音乐、看轻松的书籍或与亲友聊天,患者若能保持平稳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这对术后的恢复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家庭支持,共同面对。家属的陪伴与理解,对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支撑,在术前这段时间,家属不应只关注疾病本身,更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陪伴、倾听、安慰,都是非常有力量的支持方式,同时家属可以协助医护人员,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安心等待手术,家人的鼓励与正向的态度往往能成为患者面对手术的重要动力,因此,一个充满爱与支持的家庭氛围不仅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也有利于整体治疗和康复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情绪安抚支持
1.理解情绪,接纳变化。神经外科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很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烦躁、抑郁等情绪反应,尤其是在面对手术、康复不确定性或身体功能受限时,这些情绪并不是“想太多”,而是人之常情,为此医护人员和家属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并接纳患者的情绪反应,而不是简单地说“不要想太多”或“你要坚强点”,让患者知道自己的情绪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支持,适当的安慰和倾听可以让患者感到被尊重、被关心,内心也更容易平静下来。
2.陪伴倾听,疏导压力。很多时候,患者不是想要得到什么答案,而是希望有人能听自己说说话,尤其是在住院期间,陌生的环境、手术的等待以及身体的不适,会让患者感到孤独和无助,这时候家属和医护人员的陪伴就显得格外重要,哪怕只是简单地聊聊天,听患者倾诉自己的担忧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情绪安抚方式,而对于有明显情绪低落或压力大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引导他们把心事说出来,并通过积极的话语进行鼓励和支持,让患者感觉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而是有人和他一起承担。
3.创造温暖,营造信任。一个安静、整洁、温馨的住院环境,对患者的情绪调节也有很大帮助,病房可以适当布置得更温暖些,比如挂上鼓励的话语、小植物或熟悉的照片,让患者有家的感觉,另外医护人员态度亲切、语言温和也会让患者更愿意沟通,减少内心的焦虑和抗拒,当患者信任医护人员就更容易接受护理建议,配合治疗计划,情绪也更稳定,信任是一切心理护理的基础,有了这份信任,情绪支持就会更加有效,患者的康复之路也会更顺利。
在治疗过程中,神经外科患者除了身体上的护理,更需要细致入微的心理关怀,通过科学的心理护理与情绪支持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还能增强治疗信心,促进身心康复,医护人员与家属的共同配合是患者顺利度过治疗阶段的重要保障。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医疗中心)
宋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