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磁共振成像(MRI)能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它是利用磁场、射频技术,对人体开展无创性检查,清晰呈现人体内部器官与组织,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如:神经功能系统、泌尿系统等。然而,基于MRI检查对人体、环境的特殊要求,患者需要了解相关注意事项,以保证MRI检查顺利进行并获得准确结果。
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1.去除金属物品
MRI检查是借助磁场来呈现图像,而金属会影响磁场,不仅导致图像质量降低,还容易对患者造成潜在伤害。所以,患者需要在检查前,摘下手表、项链、戒指、假牙等日常饰品,以及带有金属纽扣、拉链的衣物。若是患者身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等,均需要提前告知检查医生。这是因为部分金属植入物可能会影响MRI检查的顺利进行。而有些金属植入物是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进行MRI检查的。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检查方案。
2.禁食和憋尿
部分患者可能因检查部位不同,而需要在检查前进行禁食和憋尿。例如:腹部MRI检查中,检查前患者要禁食4~6h,以防影响图像质量,保证图像清晰度。泌尿系统或盆腔检查,检查前患者可能需要适当憋尿,适当充盈膀胱,以便膀胱及周围组织结构显示清楚。所以,医生在检查前,要详细向患者介绍具体禁食和憋尿方案。
3.告知病史与用药情况
在MRI检查前,若患者有重大疾病史、手术史等病史,应提前主动且全面告知医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若患者近期正在服用药物,也要如实告知医生。此外,铁剂等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可能影响检查结果或增加MRI检查风险,均需要告知医生。医生在全面了解上述信息后,才能保证MRI检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4.心理准备
MRI检查所用时间较长,且机器噪音较大。部分患者在MRI检查期间,可能会感觉紧张或不适。所以需要提前向患者讲解,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特殊情况下,可准许佩戴耳塞。
5.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早期(特别是孕1~12周),不建议进行MRI检查,除非医生批准。
(2)幽闭恐惧症患者:此类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可能需要家属陪同或是使用镇静剂。
(3)小儿和不配合的患者:此类患者必须有家属陪同,特殊情况下,还需使用镇静剂。
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1.保持静止
在MRI检查过程中,保持身体静止、避免移动是保证图像质量的关键。检查时,患者在检查床上保持平躺体位,设备会发出较大噪音,应提前告知并嘱咐患者这是正常现象,无需恐慌。由于MRI检查要用一段时间采集信号,身体轻微移动,可能会降低图像质量,进而影响病情判断。因此,患者身心要尽量放松,严格听从指示,在检查期间保持不动状态。若患者出现不适或实在无法忍受,可通过通话设备,与医生保持联系。
2.配合呼吸指令
实施胸部或腹部等部位的MRI检查时,患者要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呼吸配合。如:吸气后屏气一段时间、或缓慢均匀呼吸。患者要严格听从指示,以保证图像质量,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3.注意安全
检查中,患者不可触碰磁体内部的导线与金属部件,以防灼伤。身体任何部位,不要靠近磁体表面,以防涡流效应。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1.观察身体反应
MRI检查结束后,患者要在检查室内稍作休息,观察有无不适。一般情况下,患者检查后无明显不适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稍作休息即可减轻。若不适症状仍未减轻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2.排泄造影剂
若MRI检查中使用了造影剂,应叮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出。
3.取片及报告
MRI检查结束后,患者要在规定时间取出检查结果,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提供后续诊治依据。患者要认真倾听,及时提出疑问。根据医生建议,开展后续检查或治疗。
总结
MRI检查安全可行,对疾病诊治意义重大。但患者只有充分了解和严格遵守检查注意事项,才能保证检查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医生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拟定检查计划,以保障患者健康。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了解MRI检查注意事项,从而做好检查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