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淑凤 刘婷 吕莹  单位:武汉儿童医院感染科  发布时间:2025-06-18
242

"妈妈……难受……"凌晨三点,5岁的朵朵蜷缩在小床上,双颊潮红,额头发烫。李女士睡眼朦胧地摸到孩子滚烫的皮肤时,心跳瞬间加速——体温枪显示38.7℃。这个数字像针尖扎进新手妈妈心里,她慌乱地翻找退烧药,手却不听使唤地发抖:“该立刻喂药吗?会不会烧坏脑子?该不该听老人的要捂汗?”更让她后背发凉的是,三天前幼儿园群里有家长说:“超过39℃容易高热惊厥……”亲爱的家长们,当您的孩子出现发热症状时,您是否同朵朵妈一样感到焦虑、迷茫、恐惧,甚至因此失眠?如果您正经历这些情绪,请务必耐心阅读我们为您准备的实用信息。

发热的本质:身体的“免疫战士”

为什么孩子会发热?

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会释放产热细胞因子,刺激下丘脑将体温“调高”。

发热的“利弊”平衡

利:适度的发热(38.5℃以下)是免疫系统正常工作的信号,能够促进机体防御机能抵抗感染,起到保护作用。

弊:持续高热(如39.5℃以上)可能增加代谢负担,导致脱水、惊厥(热性惊厥多见于6个月-5岁儿童),或加重心肺负担。

退烧的“黄金原则”:看状态,而非只看温度

“退烧不是为了降温,而是让孩子更舒服!”

无需急于退烧的情况:

体温≤38.5℃(有高热惊厥史除外),孩子精神状态良好,能正常玩耍、进食;

发热初期(出现症状前24小时),体温上升期(手脚冰凉、寒战),需优先保暖,多饮温水,30分钟后复查体温≥38.5℃再决定用退热药。

需及时干预的情况:

体温≥38.5℃且孩子明显不适(烦躁、哭闹、头痛、肌肉酸痛);

有热性惊厥史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癫痫);

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体温反复升高。

科学处理发热的3步法

观察与记录

记录体温变化、发热时长、伴随症状(咳嗽、皮疹、呕吐等);

评估孩子整体状态:是不是没精神,是不是没食欲,四肢末梢是否温暖,小便是否颜色深黄、量少。

物理降温:做对才有用!

推荐:

减少衣物、调节室温(22-24℃),促进散热;

温水擦拭(32-34℃)大血管部位(颈部、腋窝、腹股沟),每次30分钟;

少量多次补充水分(温水、口服补液盐)。

禁忌:

酒精擦浴(浓度调配不准,副作用大);

捂汗(阻碍散热,加重脱水);

冰敷(引起寒战,患儿更加不适)。

合理使用退烧药

WHO推荐药物: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以上)、布洛芬(6个月以上),按体重计算剂量(非年龄),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当患儿出现持续性高热,可选择退热剂交替使用。

警惕危险信号,及时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

持续高热(≥39℃)超过24小时;

精神萎靡、嗜睡或异常烦躁;

呼吸急促(婴儿>50次/分钟,1-5岁>40次/分钟,5岁以上>30次/分钟)、唇发紫;

抽搐、双眼凝视、四肢末梢凉、皮肤可见花斑纹。

热性惊厥处理

保持侧卧防误吸,清理口鼻分泌物,记录发作时间,多数5分钟内自行缓解;

发作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紧急送医。

当孩子出现发热症状时,家长保持冷静并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是帮助他们克服疾病的关键。若无法准确判断孩子的病情,请务必及时向医生咨询,切忌轻信偏方或网络上的不实信息。

参考文献:

[1]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儿科专家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等.发热患儿就诊流程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12):898-904.

[2] 刘雅楠.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5,40(03):11-14

[3]罗双红,舒敏,温杨,等.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02):81-96.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