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成为众多老年人的常见困扰。该病以长期咳嗽、咳痰,伴有喘息,且症状反复发作为特征,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肺气肿、肺心病等并发征,威胁健康。在应对这一疾病时,中医凭借其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实践经验,为老年患者提供了“温肺化痰,固本培元”的有效防治思路。
从中医理论来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若肺气虚弱,卫外不固,风寒等外邪易侵袭,导致肺气失宣,引发咳嗽。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运化失常,水湿内生,聚湿成痰,上渍于肺,加重咳嗽咳痰症状。肾主纳气,老年人肾气渐衰,肾不纳气,易出现喘息气短。因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不能仅着眼于止咳化痰,更要从整体出发,温肺化痰以治标,固本培元以治本。
在温肺化痰方面,中医有多种方法。中药调理是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小青龙汤、三子养亲汤等经典方剂,具有显著的温肺化饮、降气化痰功效。小青龙汤中,麻黄、桂枝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半夏能燥湿化痰;干姜、细辛可温肺化饮。诸药合用,能有效驱散肺中寒邪、化解痰液。三子养亲汤中的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分别具有降气、化痰、消食的作用,特别适合痰多咳喘的患者。除了汤剂,艾灸也是温肺化痰的好方法。选取肺俞、定喘、膻中等穴位,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能温通经络、驱散寒邪、促进痰液排出。例如,肺俞穴是肺之背俞穴,艾灸此处可直接温养肺气;膻中穴为气之会穴,艾灸膻中能宽胸理气,有助于痰液排出。
固本培元重在调理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通过饮食调理滋养脏腑。山药、芡实、莲子等食物,既能健脾益胃,又能补肾固精,常食用有助于改善脾虚、肾虚的状况。例如,用山药、芡实、粳米熬煮成粥,每天食用一碗,可慢慢滋养脾胃,增强运化功能。运动锻炼也是固本培元的关键。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功法,动作舒缓,适合老年人。这些功法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能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同时,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能让身体各脏腑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乐观的心态则有助于气机调畅,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此外,中医还强调“治未病”理念。在慢性支气管炎的缓解期,抓住时机进行调理,可减少疾病发作。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扶正固本的中成药,如玉屏风散,能增强卫气,提高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冬季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发季节,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冬季来临前进行膏方调理,通过滋补身体,增强体质,以更好地应对寒冷季节的挑战。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虽是一种顽固疾病,但通过中医“温肺化痰,固本培元”的防治方法,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科学调养,能够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希望老年朋友们重视疾病防治,在中医智慧的帮助下,畅享健康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