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秀  单位:永州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0
1472

在儿科门诊中,家长常对"脑电图"检查心存疑虑:检查是否安全?孩子哭闹怎么办?结果异常是否代表癫痫?本文结合临床指南与权威案例,为您拆解儿童脑电图检查的核心要点,助您从容应对这项重要检查。

脑电图≠"电击大脑":揭秘检查原理

脑电图(EEG)通过头皮电极记录大脑神经元电活动,类似于心电图记录心脏电信号。电极仅接收生物电信号,不向大脑输入任何电流,全程无痛无创。儿童脑电图电极采用国际10-20系统标准化布局,使用导电膏固定,避免损伤头皮。

临床案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诊的3岁惊厥患儿,通过视频脑电图同步记录发作时脑电波与肢体动作,确诊为婴儿痉挛症,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哪些情况必须做脑电图

1.癫痫诊断金标准

70%以上癫痫患儿首次发作后需行脑电图检查,捕捉棘波、尖波等特征性放电。动态脑电图(24小时监测)可将癫痫检出率提升至90%以上。

2.发作性疾病鉴别

热性惊厥与癫痫、晕厥与心源性休克、抽动症与肌张力障碍等,需通过脑电图波形特征区分。例如,癫痫放电多呈阵发性,而抽动症无特异性脑电改变。

3.脑功能评估

脑炎恢复期、脑外伤后遗症、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可通过脑电图监测脑功能恢复情况。

4.药物疗效评价

抗癫痫药物剂量调整需参考脑电图改善程度,例如丙戊酸钠治疗儿童失神癫痫时,脑电图背景节律正常化早于临床症状缓解。

检查前准备:细节决定成败

1.头发护理

检查前1天用婴儿洗发水洗头,禁用护发素、发胶。长发需分片吹干,避免油脂残留影响导电性。

2.用药管理

抗癫痫药需按医嘱继续服用,擅自停药可能诱发癫痫持续状态。镇静剂(如水合氯醛)仅在必要时使用,剂量根据体重精确计算,代谢半衰期约6-8小时。

3.睡眠剥夺技巧

需睡眠监测的患儿,可提前3小时唤醒,配合睡前故事、减少午睡时间,诱导自然入睡。新生儿、婴儿无需刻意剥夺睡眠。

4.饮食禁忌

检查前2小时禁食巧克力、可乐等含咖啡因食物,但可饮用葡萄糖水预防低血糖。

检查过程全解析:家长如何配合

1.环境适应

检查室温度控制在22-24℃,备有卡通贴纸、安抚玩具。建议家长穿着浅色衣物,避免静电干扰。

2.电极安装

使用盘状银/氯化银电极,酒精消毒后涂抹导电膏,按压10秒确保贴合。20-32导联监测可覆盖全脑区,新生儿常用单极导联。

3.状态诱导

①清醒期:睁闭眼试验(间隔5秒)、过度换气(30次/分,持续3分钟);②睡眠期:自然入睡后监测,捕捉棘慢波、高幅慢波;③诱发试验:闪光刺激(1-60Hz)、声刺激(120dB)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4.异常处理

若患儿剧烈哭闹,可尝试播放动画片、使用安抚奶嘴。若仍无法配合,需在镇静下完成检查,常用药物为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维持量0.5μg/kg/h)。

报告解读:家长必知的3个关键指标

1.背景节律

正常儿童脑电波随年龄变化:①新生儿:δ波(0.5-4Hz)为主;②3-6个月:θ波(4-8Hz)增多;③1岁后:α波(8-13Hz)占优势;④学龄期:β波(13-30Hz)比例上升。

2.异常放电

①癫痫样放电:棘波(<70ms)、尖波(70-200ms)、棘慢复合波;②非特异性异常:弥漫性慢波(提示脑炎)、局灶性慢波(提示脑损伤)。

3.发作期表现

癫痫发作时脑电图可见节律性放电,需结合视频记录分析发作类型。例如,失神发作表现为3Hz棘慢复合波。

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1:脑电图正常可排除癫痫

约10%癫痫患儿首次脑电图正常,需重复检查或延长监测时间。

误区2:镇静剂会损害大脑

水合氯醛代谢产物三氯乙醇半衰期仅8小时,不影响神经系统发育。

误区3:脑电图辐射大

脑电图属于无创检查,辐射剂量为0,孕妇亦可安全进行。

检查后护理要点

24小时内避免洗头,导电膏可用婴儿油轻柔擦拭;监测患儿精神状态,出现嗜睡、呕吐需及时就医;领取报告后优先咨询神经内科医生,避免自行解读。

结语:儿童脑电图检查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侦察兵”,其价值不仅在于确诊疾病,更在于动态监测脑功能变化。家长需摒弃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检查,为孩子争取最佳治疗时机,以免延误孩子病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