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仁亮  单位:上栗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4
644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导致人体代谢加速、神经系统兴奋等多系统紊乱。西医治疗甲亢多采用抗甲状腺药物以快速控制病情,起到“治标”的作用。单纯依赖西药往往难以彻底解决机体内部的“火热”症状及其引发的全身不适。

西药治疗甲亢的“治标”机制

抗甲状腺药物的作用机制。抗甲状腺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来发挥疗效。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依赖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的催化作用,TPO促进碘的有机化和甲状腺球蛋白的碘化,最终形成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T4(甲状腺素)。丙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能够选择性抑制TPO活性,阻断碘化反应,减少甲状腺激素生成。此外,PTU还能部分阻断外周组织中T4向活性更强的T3转化,进一步降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这种机制帮助控制甲亢患者心悸、手颤、多汗等症状,缓解病情发展。

β受体阻滞剂的辅助作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在甲亢治疗中主要用于缓解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所引发的症状。甲亢时,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心脏β1受体的敏感性,导致心率加快、心悸和焦虑感加剧。普萘洛尔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减弱心脏对儿茶酚胺的反应,从而降低心率、减少心律失常风险。该药物还能减轻震颤和焦虑,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并不影响甲状腺激素的生成,是对抗症状的辅助用药。

西药治疗的局限性。虽然抗甲状腺药物能够迅速降低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但长期使用存在一定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甚至严重肝损伤。此外,抗甲状腺药物有时会导致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症,增加感染风险。更重要的是,这些药物主要针对激素合成环节,无法根本调节甲亢背后的自身免疫异常,如Graves病的自身抗体反应。因此,一旦停药,甲亢复发的概率较高,治疗效果难以持久维持。

中医调理甲亢的“灭火”优势

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理念。中医理论中,甲亢多被归为“阴虚火旺”或“肝气郁结”等证型。阴虚指的是体内津液和阴精不足,导致阴阳失衡,虚火上炎,表现为心烦失眠、口干多汗等症状。肝气郁结则是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影响气血运行,进一步加重火热内生。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体质和表现,采取个性化调理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清热泻火,直接消除体内的“虚火”;滋阴降火,补充阴液以平衡阴阳;以及疏肝理气,帮助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情绪波动和气机不畅。这些策略有助于调整人体内环境,减轻因虚火内扰而产生的各种不适。

常用中药及其功效。中医常用多种药材来对抗甲亢的“火热”状态。知母和黄芩都是经典的清热泻火药材,能有效降低体内炎热感,缓解口干舌燥。丹皮则具有活血化瘀及清热凉血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滋阴药如沙参和生地黄,能够滋润肺阴和肾阴,缓解因阴虚导致的内热。柴胡和白芍则主要用于疏肝解郁,调节气机,缓解情绪不稳和胸闷等症状。通过这些中药的组合应用,复方能够起到多方面的作用,不仅改善甲亢表现,还可能调节免疫系统,促进甲状腺功能趋于正常,减少病情反复。

中医综合疗法的整体调节。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还广泛应用针灸、拔罐等非药物疗法来辅助调理甲亢。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身体自我修复,减轻焦虑、失眠和疲劳等症状。同时,针灸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有助于改善甲亢相关的自身免疫异常。拔罐则通过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体内“湿热”排出,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这些疗法副作用较少,适合长期配合使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和心理情绪,减少甲亢复发的可能性。

甲亢的治疗不仅依赖西药快速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缓解急性症状,更需要中医通过辨证施治、清热泻火、滋阴降火及疏肝理气,从根本上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和免疫功能。中药和针灸、拔罐等综合疗法,有助于缓解“虚火”内扰,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减少复发风险。西医与中医的结合,能够实现标本兼治,为甲亢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持久的康复保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