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席春晖 何剑  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31
699

消化道上皮下病变的有关知识消化道上皮下病变指起源于黏膜下的隆起性病变,也被称作黏膜下肿物,是一种表面覆盖正常黏膜的消化道形态学改变。消化道上皮下病变可见于消化道任何部位,胃最常见,其次为食管、十二指肠。消化道上皮下病变包含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病变的起源层次、良恶性潜能和治疗方式等存在一定差异。依据病理主要分为肿瘤性病变(如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平滑肌瘤等)和非肿瘤性病变(如异位胰腺、囊肿、炎性纤维性息肉等)。消化道上皮下病变多为良性病变,少部分为恶性或存在恶性潜能,且多数病变不会引起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仅在胃肠镜检查中偶然被发现。

如何判断消化道上皮下病变的性质,需行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是将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头端或通过内镜孔道插入超声微探头,结合内镜和超声技术的优势,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同时对黏膜下隆起病变行超声检查,判断病变大小、起源层次、内部回声情况和周围侵犯情况等信息,在超声内镜下对不同病变做出初步诊断。有研究显示,超声内镜诊断黏膜下隆起病变的类别和病理金标准诊断的一致率达80.1%。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居民对消化道内镜检查的重视,消化道上皮下病变的检出率大幅提升,但由于缺乏相关医学背景知识,当普通胃肠镜检查诊断报告出现“黏膜下隆起”“黏膜下肿物”等名词时,患者往往将其与“肿瘤”“癌症”挂钩,从而产生紧张、担忧、焦虑甚至抑郁等情绪。有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和消化道上皮下病变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超声内镜检查对患者下一步诊治有着关键作用。如超声内镜检查报告提示“脂肪瘤”“囊肿”等时,说明目前黏膜下隆起考虑为良性病变,仅需定期复查胃肠镜;又如超声内镜检查报告出现“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时,则需提高警惕,病变需行内镜下手术治疗。同时,经超声内镜检查对病变性质初步判断后,大部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缓解。

消化道上皮下病变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

女性患者更易有焦虑、抑郁情绪,可能和女性天生情绪敏感有关。学历越高,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的信息越丰富,患者反而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甚至导致重复检查,四处就医。年收入和医保情况也是影响消化道上皮下病变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重要原因,因大多数患者心理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陈旧思想,当胃肠镜检查报告出现“黏膜下肿物”时,大多数患者认为罹患不治之症,担心存款或医保不足以治疗疾病,从而产生不良情绪。特别是有肿瘤家族史的患者,担心肿瘤遗传,焦虑、抑郁情绪通常比普通患者更为明显。

对超声内镜检查的结果,由于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背景,患者不清楚超声下描述,但对病变大小特别在意,普遍认为病变越大,病情越严重,随之焦虑、抑郁情绪也会越明显。值得一提的是,病变的部位(如食管、胃、肠道)、超声的回声性质(高回声或低回声)以及病变的来源层次(黏膜下层或固有基层),对多数患者的情绪影响不明显。

患者焦虑、抑郁的具体原因,主要是担心消化道上皮下病变的癌变;担心手术方式、费用和预后;担心医保报销情况和报销比例。针对以上情况,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超声内镜检查内容进行专业解读,具体回答患者关于良性还是恶性风险、是需随访还是需行内镜下手术等疑惑,为患者下一步诊疗提供参考意见。对“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有恶性倾向的患者,需向患者提供明确的诊疗方案,包括手术方式、费用、效果和预后等。关于医保报销情况和报销比例,可以引导患者向医保部门咨询具体的报销政策;对确有经济困难的患者,可以提供病情证明向相关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或向医保部门申请医疗救助。经上述措施焦虑、抑郁仍不能缓解的患者,需提供心理专业辅导。(该文系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一般项目NC25B244的研究成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