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了解肝癌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应对策略,对患者和家属来说至关重要。
肝癌常见并发症
(一)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也是肝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不能清除体内有毒物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
肝癌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是肝功能衰竭。肝癌细胞大量破坏肝细胞,使肝脏的解毒、代谢功能严重下降,体内的氨等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清除,在血液中蓄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肝性脑病。此外,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大量利尿、高蛋白饮食等因素也可能诱发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出现性格改变,如情绪激动、淡漠、嗜睡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行为异常,如随地大小便、摸索动作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
(二)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癌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高,且病情凶险,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肝癌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肝癌常伴有肝硬化,肝硬化会导致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这些曲张的血管壁非常薄,一旦受到粗糙食物、胃酸反流等因素刺激,就容易破裂出血。另一方面,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下降,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为呕血和黑便。呕出的血液多为暗红色或咖啡色,这是因为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与胃酸发生反应所致。黑便则是由于血液在肠道内被消化分解,形成黑色的硫化亚铁所致。当出血量较大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三)癌结节破裂出血
癌结节破裂出血是肝癌较为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多发生在肝癌晚期。癌结节不断生长,会使瘤体内部压力逐渐增大,当受到外力撞击、剧烈咳嗽或排便用力等因素影响时,癌结节就可能发生破裂出血。
患者发病突然,会出现剧烈腹痛,疼痛部位多在右上腹,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出血量较大,还会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四)继发感染
肝癌患者由于长期消耗、营养不良以及放化疗等治疗的影响,机体免疫力会明显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发生继发感染。常见的感染部位有肺部、肠道、胆道等。
肺部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肠道感染会表现为腹痛、腹泻;胆道感染则会出现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等症状。
并发症的应对策略
(一)肝性脑病的应对
1.饮食调整: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因为蛋白质在体内代谢会产生氨,加重肝性脑病。可以适量摄入植物蛋白质,如豆制品。同时,要保证足够的热量供应,以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
2.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乳果糖、拉克替醇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肠道内氨的生成和吸收;还可能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等药物,促进氨的代谢和排出。
3.对症治疗:对于有烦躁、抽搐等症状的患者,要慎用镇静剂,以免加重意识障碍。如果患者出现脑水肿,需要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进行治疗。
(二)上消化道出血的应对
1.紧急处理:患者一旦出现呕血或黑便,应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同时,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2.止血治疗: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出血情况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采用内镜下止血,如套扎术、硬化剂注射等;也可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等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需要进行输血治疗,以补充血容量。
3.预防再出血:出血停止后,患者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粗糙、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再次损伤曲张的血管。同时,要积极治疗肝硬化等基础疾病,降低门静脉压力。
(三)癌结节破裂出血的应对
1.紧急救治:一旦怀疑癌结节破裂出血,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医生会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同时,会使用止血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如氨甲环酸、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2.手术治疗:如果出血不能通过药物控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肝动脉栓塞术、瘤体切除术等。
(四)继发感染的应对
1.预防措施: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加强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2.抗感染治疗:一旦发生感染,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肺部感染可选用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肠道感染可选用黄连素、诺氟沙星等药物。
结论
总之,肝癌的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肝癌患者及其家属要充分认识这些并发症,了解其症状和应对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