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对儿童自身和家庭来说,都会带来沉重打击,尤其是儿童的手部活动频繁,且手指灵活度可能还没有发育成熟,在日常活动、玩耍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轻则破皮流血,重则骨折、断指。据统计,儿童意外伤害中,手部发生损伤的比例高达30%,如果手部损伤未能及时有效处理,会导致感染、手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等,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习正确的预防和急救处理措施,保护儿童免遭意外伤害。
儿童手指意外伤害的风险因素
儿童手指意外伤害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包括切割伤、挤压伤、夹伤、烫伤等,生活各个方面都可能潜藏着威胁,只有提高对风险因素的识别能力,才能避免其对儿童可能造成的伤害。
造成儿童手指意外伤害的风险因素涉及到家庭环境、儿童好奇心等多个方面,比如家庭环境中存在安全隐患,随便摆放尖锐物品、刀具,门窗未安装防护装置;儿童好奇心旺盛,经常通过触摸的方式探索新鲜事物,家长照看不周容易发生意外;游乐设施、玩具等设计不合理,儿童在玩耍过程中手指容易卡在较小的部件中,导致手指受伤。
儿童手指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
家庭环境安全改造
家庭是儿童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需要重点加强预防措施。在厨房方面,将刀具等锋利物品放置在较高的位置,防止儿童自行拿起玩耍,以免误伤;在卧室方面,做好门窗的防护措施,安装“防夹手条”,避免开关门时夹伤手指;将玻璃制品等易碎物品放在高处,避免其掉落摔碎后,碎片划伤儿童的手。在玩具与文具管理方面,尽量选择圆润、光滑的玩具,给孩子使用儿童专用剪刀等工具。
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应通过日常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明确“禁止行为”,告诫孩子避免用手指去试探缝隙、刀具、火源等,减少危险行为;定期修理玩具及游乐设施的棱角等危险位置,以确保其安全性。
根据儿童的年龄、认知情况,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比如,对于低龄儿童,可以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他们认识危险、避免危险;对于学龄儿童,可以通过观看安全教育动画片、结合生活中实际案例的方式,加深他们安全知识的理解,并讲解预防措施,以降低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
即使我们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也无法完全避免意外发生,因此,我们需要掌握科学的急救措施,以保证儿童在受到伤害的第一时间得到紧急处理,为医生进行专业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儿童手指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流程
不同类型的意外伤害,其急救处理流程也不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急救措施。
切割伤急救,需要遵循“止血—清洁—保护”的原则。一旦出现切割伤,应先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进行止血,然后用生理盐水或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清除皮肤表面的污垢、细菌,降低感染的风险,再用碘伏对伤处进行消毒,最后用无菌纱布包裹伤口,并定期更换。如果伤口比较深,或出现流脓、无法愈合的情况,则需要前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挤压与夹伤急救,需要遵循“冷敷—检查—固定”的原则。手指受伤后,立即用冰敷的方式缓解疼痛和肿胀,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冻伤皮肤。冷敷后观察皮肤情况,如果仅是出现发红症状,可以继续冷敷,24小时后改用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如手指变形,则需要立即就医,并用硬纸板等固定受伤手指,减少手指活动,以免加重损伤。
结语
手部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需要我们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手指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在面对儿童手指意外伤害情况时,家长要保持冷静,合理运用应急处理措施,帮助儿童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降低感染的风险,必要时前往医院进行专业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为保护儿童手部健康,家长需要积极学习意外伤害的相关知识,从“防”到“救”形成完整的防护链条,保证孩子手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