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病综合征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除了接受正规治疗,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同样是控制病情、促进康复的关键环节。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肾病综合征护理中的饮食与运动建议。
饮食:合理搭配,为肾脏 “减负”
优质蛋白,按需摄入
蛋白质是身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但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需要谨慎把控。由于患者大量蛋白尿,体内蛋白质大量丢失,需要补充蛋白质。然而,过量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进一步损害肾功能。一般建议患者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 0.8 - 1.0 克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等。这些食物含有的必需氨基酸比例较高,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既能补充身体所需,又能减少肾脏代谢压力。以一位 60 公斤的患者为例,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宜控制在 48 - 60 克左右。
低盐饮食,告别水肿
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而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导致水肿加剧。因此,患者应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3 克。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吃咸菜、腌肉、火腿肠等高盐加工食品;烹饪时可使用香料、柠檬汁等调味品替代部分食盐,提升食物风味。通过低盐饮食,可有效减轻水肿症状,降低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低脂饮食,维护心血管健康
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而高血脂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所以,患者需要遵循低脂饮食原则,减少动物油、油炸食品、奶油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如橄榄油、亚麻籽油;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它们能降低胆固醇吸收,有助于调节血脂水平,保护心血管健康。
控制水分,防止水负荷过重
对于水肿严重或尿量减少的患者,还需控制水分摄入。过多饮水会加重肾脏排水负担,使水肿更加严重。一般来说,每日进水量应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 500 毫升左右。患者可以使用有刻度的杯子来准确记录饮水量,同时留意水肿的变化情况,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
运动:循序渐进,助力康复
卧床休息,缓解症状
在病情急性期或水肿严重时,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卧床休息可增加肾脏血流量,减轻肾脏负担,有利于蛋白尿的减少和水肿的消退。此时,患者可在床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活动,如屈伸手指、脚趾,轻轻转动脚踝、手腕,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当病情缓解、水肿减轻后,患者可逐渐增加运动量。开始时,可选择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每天散步时间控制在 20 - 30 分钟,以身体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宜。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可尝试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这些传统健身方式动作舒缓,既能增强体质,又能调节身心。运动频率建议每周 3 - 5 次,避免过度劳累。运动过程中,患者要密切关注自身反应,如果出现心慌、气短、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时,患者要选择舒适、透气的运动服装和鞋子,避免在高温、寒冷或雾霾等恶劣天气外出运动。运动前后,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和放松活动,防止运动损伤。此外,运动应与治疗相结合,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运动计划,切不可自行盲目增加运动量。
同时,患者应避免在饱餐或饥饿状态下进行运动,以免引发消化系统不适或低血糖。运动时要注意补充水分,但不宜过量,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康复之路需要科学的饮食和运动相伴。合理的饮食能够为身体提供必要营养,减轻肾脏负担;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遵循饮食与运动建议,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复查,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