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永红  单位:德格县医共体总医院 内科  发布时间:2025-06-03
1298

生活中,意外总是不期而至。厨房烫伤、老人突然晕倒、孩子误吞异物……这些突发状况一旦发生,黄金救援时间往往只有短短几分钟。掌握必要的家庭急救常识,就像为家人配备了隐形的“急救箱”,能在专业救援到来前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接下来,我们将从基础原则到常见场景,系统梳理家庭急救的核心要点。

家庭急救的基本原则:冷静与科学并重

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保持冷静是实施有效急救的前提。惊慌不仅会影响判断力,还可能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伤害。施救者首先要快速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避免触电、火灾等潜在危险。同时牢记“救命为先”原则,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状况,如心跳骤停、严重出血等。

科学施救需要遵循“DRABC”法则:D(Danger)代表检查现场危险;R(Response)判断患者意识;A(Airway)开放气道;B(Breathing)检查呼吸;C(Circulation)进行胸外按压。这些步骤环环相扣,构成了急救初期的关键流程。值得注意的是,未经专业训练的施救者,在不确定操作准确性时,应优先拨打急救电话并在调度员指导下行动。

常见急症处理:争分夺秒的生命守护

(一)心肺复苏:关键时刻的“生命重启键”

心脏骤停发生后,每过1分钟,抢救成功率就会下降7%-10%。掌握心肺复苏(CPR)技能,能大大提高患者生存几率。操作时需跪在患者一侧,双手交叠,用掌根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深度至少5厘米。同时配合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进行2次口对口呼吸。对于目睹突然倒地的成人患者,也可直接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直到专业人员接手。

(二)止血包扎:控制出血的有效手段

小伤口可先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冲洗,再涂抹碘伏消毒;较大伤口则需立即按压止血。使用干净纱布或毛巾按压出血部位,持续施压10-15分钟。若四肢出血严重,可在伤口近心端使用布条或止血带,但每隔15-20分钟需放松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包扎时要松紧适度,既能止血又不影响血液循环。

(三)烧烫伤处理:“冲脱泡盖送”五字诀

发生烧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凉水冲洗15-3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并缓解疼痛。冲洗后小心脱去受伤部位的衣物,避免强行撕扯粘连的皮肤。随后用干净纱布或毛巾覆盖创面,送往医院治疗。切记不要在伤口涂抹牙膏、酱油等物质,以免影响医生判断伤情。

特殊人群急救:针对性的守护策略

(一)儿童急救:警惕异物窒息

儿童好奇心强,易发生异物卡喉。当孩子出现呼吸困难、无法发声时,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握拳置于孩子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包住握拳的手,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腹部,直到异物排出。对于1岁以下婴儿,则需用两指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配合背部叩击进行急救。

(二)老人急救:关注心脑血管急症

老年人常见的心绞痛、脑卒中等急症,发作时需保持患者安静平卧,松开领口保持呼吸通畅。若怀疑心肌梗死,可让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若怀疑脑卒中,切忌随意搬动患者,应立即拨打120并记录发病时间,为溶栓治疗争取时间。

家庭急救工具与药品储备:有备无患

家庭药箱应定期检查更新,必备物品包括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等基础检测工具,以及创可贴、碘伏棉签、无菌纱布等包扎用品。药品方面,可储备退烧药、止泻药、抗过敏药等常用药物,但需注意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药品。同时,将急救电话、家人过敏史等重要信息张贴在显眼位置,确保紧急时刻快速获取。

家庭急救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生存技能,它不仅关乎个人安危,更是对家人健康的责任担当。从学会心肺复苏、掌握止血方法开始,将急救知识转化为肌肉记忆。希望这些知识永远用不到,但当意外来临时,我们能成为家人最可靠的守护者。建议定期参与社区组织的急救培训,通过实践操作加深记忆,让家庭急救真正成为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