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往下掉,周围人可能还会夸你“真苗条”。但如果您是5型糖友,这份“瘦”很可能不是好事儿,反而是身体悄悄发出的警报信号。它意味着:您的身体可能正在闹“营养荒”,这场看不见的仗,打起来可不容易。
什么是5型糖尿病?2025年4月8日,在泰国曼谷举办的2025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世界糖尿病大会上,国际专家组通过投票表决正式将“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命名为“5型糖尿病”。自此,糖尿病的分类扩展至1型至5型。5型糖尿病是一种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的糖尿病类型,主要发生在低体重人群(BMI<19kg/m^2)中,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年轻人中。这类患者通常被误诊为1型糖尿病,但与1型糖尿病不同的是,尽管患者血糖水平较高且高外源性胰岛素需求,但往往不会出现酮尿或酮症。5型糖尿病的病因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也就是营养的摄入不足引起的胰腺功能萎缩。严重的是,营养不良状态会进一步干扰肝脏功能,使得这个血糖调节的核心器官无法正常合成糖原或调控葡萄糖释放,原本就失衡的血糖水平因此加剧波动,呈现"上蹿下跳"的失控局面。这种病理性消瘦绝非健康标志,而是机体发出的紧急代谢警报,提示能量转化系统已陷入恶性循环,亟需医疗干预以阻断器官功能持续恶化。
一、想打赢这场营养保卫战,核心秘诀就四个字:“精准补给”
1.蛋白质是头等大事:这是修复身体、保住肌肉的“砖头瓦块”,对您尤其重要。优先挑好消化的优质蛋白:鲜嫩的鱼肉、去皮细软的鸡鸭肉、温和的蛋奶、软糯的豆腐豆浆都是好选择。但别一顿猛吃,把它们均匀分到一天5-6顿小餐里,每次一小份。这样既能满足身体需要(通常比健康人需要更多),又能让“罢工”的胰腺轻松点。想吃点红肉也行,选精瘦肉,炖得烂烂的。
2.稳住血糖不慌张:食用主食的关键是选对种类和控制量。把白米饭、白面条换成糙米、燕麦、藜麦、杂豆饭,它们富含的纤维就像“缓释胶囊”,能让血糖稳稳地升上去。红薯土豆这些算主食,别当配菜吃,记得搭配足够的蔬菜和上面说的蛋白质一起吃。馋甜味了?两餐之间吃点苹果片、几颗蓝莓草莓解解馋。眼睛要擦亮点儿,饮料、甜点、各种酱料里藏着的“隐形糖军”是血糖失控的大敌!规律吃饭也很重要,就像给身体定个“营养闹钟”,是稳血糖的隐形帮手。
3.搞定脂肪大难题:脂肪消化吸收是5型糖友特有的大麻烦,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让人尴尬又困扰的“脂肪泻”——那些油腻漂浮、味道怪怪的大便。这不仅难受,更意味着宝贵的能量和脂溶性维生素(像A、D、E、K这些)在悄悄溜走。怎么办?两招并用:
试试MCT油:在医生指导下,可以试试中链甘油三酯(MCT油)。它很特别,不用胰腺酶帮忙也能直接快速给身体供能。
用好“外援”消化酶:胰酶替代治疗(PERT)才是主力军!医生开的胰酶(胶囊)千万记得随餐足量吃。这药量可不能一成不变,得根据您这顿饭里脂肪多还是少来灵活调整。平时做饭,橄榄油、山茶油、鱼油和牛油果是比较友好的选择。至于油炸食品和动物肥油?能躲多远躲多远吧。
4.小个头营养素也别漏:这场营养保卫战,不光要盯着蛋白质、碳水、脂肪这些“大块头”,像维生素A、D、E、K,还有铁、钙、锌这些“微量元素”同样重要,少了哪个都可能让健康的天平倾斜。因为消化吸收的问题,您比普通人更容易缺这些。除了多吃深绿色蔬菜、红黄色水果、奶制品和适量瘦肉来补充基础营养,听医生的,规律补充复合维生素矿物质片通常是必须的。特别要关注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钙质(记得钙片搭配维生素D一起吃,吸收才好),这对保护骨头健康太关键了。
二、把这些策略变成日常习惯,其实不难,关键在“巧”字:
1.少食多餐是王道:把一天三顿拆成5-6顿小餐(比如早餐、上午加餐、午餐、下午加餐、晚餐、睡前小点)。这就像“细水长流”,既照顾了您娇气的消化系统,又能源源不断给身体补充能量。举个例子:早餐来碗温软的燕麦粥加个水煮蛋;两小时后加杯无糖酸奶;午餐吃点软烂的清蒸鱼肉配嫩菜叶;下午来几片苏打饼干抹薄薄一层花生酱;晚餐弄点炖得烂烂的鸡茸豆腐羹;睡前再来小半杯温热的低脂奶。
2.烹饪方式要温柔:推荐多采用蒸、煮、炖、烩这些温和的烹调方式。处理食材时尽量温柔:肉类切小块(比如拇指大小),炖到软烂;蔬菜也煮透些,软一点更好嚼、更容易消化,让肠胃更舒服,营养更好吸收
3.吃饭节奏慢下来:吃饭千万别着急,刻意放慢速度,每一口食物都多嚼一会儿。这样能把食物磨得更细碎,唾液也能提前帮忙消化一部分,大大减轻了胃和肠道的负担。吃得慢一点、嚼得细一点,不仅让肠胃更舒服,还能帮助身体更平稳地吸收营养和控制血糖。
4.做自己的营养侦探:准备个小本子或手机备忘录,简单记下每天吃的具体东西和吃完后1-2小时的身体感觉。坚持几天,您就能发现哪些食物自己的肠胃特别“招架不住”。下次再碰到它们,就知道要少吃或尽量避开,省去反复遭罪的麻烦,吃得更安心。
5.喝水看准时间:喝水是好习惯,但最好放在两餐之间或者饭后一小时左右,别在吃饭时猛灌,免得把宝贵的消化液给冲淡了。
对5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健康体重、获得充足营养,和稳定血糖同样重要。体重下降不是小事,是身体发出的重要信号。关键是要“吃对”:选择好消化的优质蛋白,合理安排主食和脂肪,重视消化酶药物的使用,并且可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矿物质。把这几点融入日常饮食,配合少食多餐、细嚼慢咽等方法,您的身体才能获得真正需要的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