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晓红  单位:乐山市五通桥区中医医院 内二科  发布时间:2025-07-16
355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对皮肤上出现的轻微红肿往往不以为意,尤其是因输液、外伤等原因引发的静脉炎早期症状,更容易被忽视。然而,静脉炎若不及时干预,病情会逐步恶化,从最初的皮肤不适发展为威胁生命健康的严重病症。了解静脉炎的发展过程与危害,有助于我们重视这一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认识静脉炎:血管的“无声警报”

静脉炎是静脉血管壁的炎症反应。根据病因,可分为非感染性静脉炎(主要由药物刺激如化疗药、高渗溶液、机械损伤如长期留置导管或外伤、血流淤滞或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和感染性静脉炎(由细菌感染引起)。

在静脉炎初期,最典型的症状是局部皮肤出现轻微红肿、疼痛,触摸时能感觉到条索状的硬物,按压疼痛加剧。此时,静脉血管内膜开始出现损伤,白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到受损部位,引发炎症反应。由于症状相对较轻,很多患者认为这只是暂时的不适,休息一下就能自行缓解,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病情进展:炎症蔓延引发组织损伤

若对初期的静脉炎不加干预,炎症可能持续或加重,更重要的是,内皮损伤、炎症因子释放、加上潜在的局部血流淤滞和(或)血液高凝状态(Virchow三要素),显著增加了在受累静脉内形成血栓的风险。

随着时间推移,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皮肤温度升高,局部皮肤颜色可能从红色转为暗红色。这是因为炎症持续发展,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液体和炎症因子渗出到血管周围组织,引起组织水肿和进一步的炎症反应。

同时,血管内膜的损伤不断加重,血小板开始在受损部位黏附、聚集,形成血栓的雏形。此时,静脉血管的正常功能受到明显影响,血液回流受阻,患者可能会感到肢体沉重、酸胀,活动后症状加重。在这一阶段,病情已经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如果还不进行治疗,将很快进入更危险的阶段。

血栓形成:危及生命的“定时炸弹”

当炎症和Virchow三要素持续存在,富含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的静脉血栓(红色血栓)很容易在受累静脉内形成并延伸。血栓会阻塞静脉管腔,严重影响血液回流。如果血栓发生在深静脉(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危害尤其巨大。患者会出现肢体明显肿胀、疼痛剧烈,皮肤颜色发紫,皮温降低,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水疱、溃疡,甚至因缺血导致肢体坏死,面临截肢风险;更凶险的是,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会随血流到达肺动脉,引发肺栓塞(PE)。这是一种致命急症,大面积肺栓塞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如抗凝、溶栓、取栓),死亡率可高达30%,即使积极治疗,肺栓塞仍是重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

并发症:多系统受累的连锁反应

除了血栓形成和肺栓塞,长期不治疗的静脉炎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由于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下肢静脉压力持续升高,会导致下肢静脉曲张,表现为腿部出现蚯蚓状的凸起血管。随着病情发展,静脉曲张会进一步引起皮肤营养障碍,出现皮肤瘙痒、色素沉着、湿疹,最终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也就是俗称的“老烂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反复发生的静脉炎还可能导致静脉瓣膜功能受损。静脉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单向流动,防止血液逆流。当瓣膜功能不全时,血液会在静脉内倒流,进一步加重静脉高压,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更加难以控制。

静脉炎从轻微红肿发展到血栓形成及一系列严重后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延误治疗,都会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因此,当发现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红肿、疼痛,尤其是伴有条索状硬物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同时,对于长期输液、卧床等高危人群,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定期更换输液部位、进行肢体活动等,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守护自身的血管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