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家亮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皮肤病防治站  发布时间:2025-06-27
361

感冒发烧或喉咙肿痛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些症状,面对这些情况,许多人会自行选择服用“消炎药”或“抗生素”治疗,但实际上这种用药习惯不仅可能形成无效用药,甚至还可能引起耐药性、菌群失调等相关严重问题。因此,抗生素和消炎药,你真的用对了吗?本文就详细揭示抗生素和消炎药的真相。

一、两者的本质区别

1、抗生素

抗生素是微生物代谢产物或者人工合成衍生物,其主要针对细菌、真菌或者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其作用机制包括三方面:

其一,破坏细胞结构。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致使细菌膨胀破裂;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会直接破坏细菌质膜,使其内容物外泄。

其二,干扰代谢过程。头孢类抗生素会抑制叶酸代谢阻断细菌DNA合成;链霉素、氯霉素等通过对蛋白质合成的干扰,可以让细菌难以正常生长。

其三,免疫调节作用。部分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辅助清除病原体。

2、消炎药

消炎药主要针对人体自身的炎症反应,通过对炎症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释放的抑制,可以缓解红肿、热、痛等相关症状。其代表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以及植物提取物等。

其中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通过对基因转入的抑制,达到阻断炎症信号通路的作用;植物提取物如甘草酸二胺,可以通过稳定细胞膜来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二、抗生素和消炎药的适用范围

抗生素仅适用在感染性炎症的治疗中,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疖肿、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等。并且抗生素的使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明确病原体。如通过血常规、细菌培养、 C反应蛋白等检查以确定细菌感染;其二,选择针对性药物。例如支原体感染应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则一般使用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

消炎药则有着更广的适用范围,其中包括非感染性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炎症的辅助治疗以及创伤性炎症(如跌打损伤后形成的局部肿胀或疼痛)等。在感染性炎症的辅助治疗中,如肺炎患者可以同时使用抗生素及布洛芬,以缓解发热和胸痛的症状。

三、抗生素应用的常见误区

1、视抗生素为“万能消炎药”

实际上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使用抗生素不会有效果,反而可能导致肠道菌群被破坏,引起腹泻或真菌感染。

2、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

有些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认为治疗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停药,实际上抗生素需要足剂量以及足疗程的使用。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需要患者连续服用阿莫西林7~10天,如果患者期间停药,残留的细菌可能变成耐药菌株。

3、忽视药物的相互作用

抗生素和某些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能导致疗效降低或者增加毒性。例如四环素类抗生素和抗酸药(如碳酸氢钠)同时服用,会导致形成难溶性络合物,不利于吸收;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和利尿剂联用,可能导致肾毒性加重。

四、抗生素和消炎药的科学应用原则

1、是否需要用药?

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像普通感冒等,则不需要抗生素。如果是轻度炎症,像轻微扭伤等,可以优先考虑冷敷或者休息等物理疗法。

2、选择哪种药物合适?

如果是细菌感染,可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过敏者可以选择红霉素。如果是炎症性疾病,非甾体抗炎药适用在短期疼痛的缓解中,而糖皮质激素则可以用于严重的自身免疫病中。

3、如何正确用药?

抗生素需要根据医嘱定时定量的服用,要避免漏服或者自行加减剂量。

而在消炎药中,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对胃黏膜形成刺激,因此建议饭后服用;糖皮质激素则需逐渐减量直至停药,避免出现反跳的现象。

总之,抗生素和消炎药有着本质的差异,他们之间不能相互替代。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这两类药物,才能更好地守护自身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