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明清  单位:曹县孙老家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6-20
5

肠道,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不仅承担着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重任,还与免疫系统紧密相连,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然而,当肠道出现问题时,它会发出各种“求救信号”,其中溃疡性结肠炎就是一种常见且需要引起重视的肠道疾病。了解其早期症状,对于及时发现病情、尽早干预治疗至关重要。

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多从直肠开始,可逆行向近端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端回肠。其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癌变等。

溃疡性结肠炎的早期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这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增多,轻者可能每日3-4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这是由于肠道黏膜受损、出血和炎症渗出所致。部分患者可能会将黏液脓血便误认为是普通的肠炎或痔疮出血,从而延误治疗。

腹痛:多表现为左下腹或下腹部的隐痛、胀痛,也可能出现绞痛。疼痛一般有“便意-腹痛-排便-缓解”的规律,即腹痛往往在有便意时出现,排便后疼痛会有所减轻。但如果腹痛持续加重,且伴有腹胀、呕吐等症状,可能提示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中毒性巨结肠。

里急后重:患者会有排便不尽感,总有便意,但每次排便量较少,即便排出少量粪便后,仍感觉有便意。这是因为炎症刺激直肠黏膜,使其敏感性增加,导致频繁产生便意。

2.全身症状

发热:在疾病活动期,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这是由于肠道炎症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所致。如果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或合并了感染。

乏力:由于肠道炎症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加上长期腹泻、便血等导致身体慢性失血,患者容易出现乏力、疲倦、消瘦等症状。这种乏力感通常较为明显,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

3.肠外表现

除了肠道症状外,溃疡性结肠炎还可能出现一些肠外表现,这些表现可能在肠道症状之前或之后出现,也可能与肠道症状同时存在。常见的肠外表现包括口腔溃疡、关节炎、皮肤病变(如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眼部病变(如虹膜炎、葡萄膜炎)等。这些肠外表现虽然不是肠道疾病本身的直接症状,但同样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且与肠道疾病的活动密切相关。

如何识别早期症状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早期症状与其他肠道疾病,如细菌性痢疾、肠易激综合征等有相似之处,因此需要仔细辨别。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高度警惕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一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尤其是伴有腹痛、里急后重;二是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腹泻、腹痛,经过常规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三是在出现肠道症状的同时,伴有口腔溃疡、关节炎等肠外表现。

当怀疑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粪便常规及培养、血液检查(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等。其中,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通过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病变情况,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和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对于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如果能够在疾病早期及时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轻肠道炎症,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反,如果忽视早期症状,任由病情发展,不仅会增加治疗难度,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肠道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规律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