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急性喉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其在冬季和春季高发。这种疾病看似普通,实则暗藏风险,若不及时处理,可能迅速发展为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作为家长,了解小儿急性喉炎的症状、特点和应对方法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护孩子的健康。
什么是小儿急性喉炎
小儿急性喉炎是指儿童喉部黏膜发生的急性炎症,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与过敏、用声过度或环境刺激有关。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该病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但学龄前儿童也可能发病。
喉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喉部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累及声带和气管,导致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即类似狗叫的咳嗽声)和呼吸困难。由于儿童的气道比成人更窄,即使是轻微的水肿也可能造成气道梗阻,因此需要格外警惕。
小儿急性喉炎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急性喉炎的症状发展较快,通常在感染后数小时至1-2天内出现。家长需密切关注以下典型表现:
声音嘶哑:这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由于声带水肿导致发声困难。
犬吠样咳嗽:咳嗽声类似狗吠,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
吸气性呼吸困难:孩子呼吸时可能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这是气道梗阻的标志。
烦躁不安或哭闹:因呼吸困难,孩子可能表现出不安、拒食或睡眠困难。
发热: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发热,但高热并非必然症状。
需警惕的危险信号:
呼吸急促、费力,甚至出现喘鸣音(类似吹哨声)。
面色苍白或发绀(嘴唇、指甲青紫),提示缺氧。
意识模糊或嗜睡,可能是严重缺氧的表现。
若孩子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尤其呼吸困难或缺氧表现,应立即就医,切勿延误。
小儿急性喉炎为何危险
小儿急性喉炎的危险性主要源于儿童特殊的喉部解剖结构:
喉腔狭窄:儿童的声门和气管直径远小于成人,轻微水肿即可显著减少气道通气量。
黏膜疏松:儿童喉部黏膜下组织富含血管和淋巴管,感染后易迅速肿胀。
咳嗽反射弱:婴幼儿咳嗽力量不足,难以有效清除分泌物,可能加重阻塞。
若未及时治疗,喉炎可能进展为喉梗阻,导致窒息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
如何诊断和治疗小儿急性喉炎
诊断
医生通过病史询问(如近期感冒、咳嗽特点)和体格检查(听诊、观察呼吸情况)即可初步判断。必要时可能进行血常规、喉镜检查或病原学检测(如咽拭子培养),以明确病因。
治疗
一般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可快速减轻喉部水肿,是治疗的关键药物。
雾化吸入:通过雾化布地奈德等药物直接作用于喉部,缓解症状。
抗生素:仅在明确细菌感染时使用,病毒感染无需使用。
严重病例:若出现喉梗阻,可能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维持通气。
家庭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让孩子侧卧,避免平躺,以减少分泌物阻塞气道。
避免哭闹:哭闹会加重喉部水肿,应尽量安抚孩子。
密切观察:若症状加重(如呼吸急促、发绀),应立即送医。
如何预防小儿急性喉炎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避免过度疲劳。
避免感染: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尤其在流感高发季节,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
注意保暖: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喉部。
保持环境湿润:使用加湿器,避免室内空气过于干燥。
避免过度用声:避免孩子长时间大声哭闹或喊叫。
结语
小儿急性喉炎是一种进展迅速、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完全可以化险为夷。家长需要掌握其症状特点,尤其是犬吠样咳嗽和吸气性呼吸困难,一旦发现危险信号,应毫不犹豫地寻求医疗帮助。同时,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让他们远离疾病的威胁,健康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