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近视问题也变得愈加严重,特别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若其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或是养成不正确的用眼方式,则会提高其近视的风险。近视会引起眼睛疲劳、视物模糊、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还会造成视网膜病变或失明。所以,大家应当对近视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解,并掌握科学的防控措施,预防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一、近视的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
近视的发生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那么其子女患近视的遗传风险更高,在成长期间发生近视的可能性也比其他孩子更高。
2.环境因素
(1)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目前,在孩子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的环境中,孩子经常需要长时间盯着书本和作业,眼睛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同时,部分孩子在看书和写字的时候距离书本过近,长此以往会使其睫状肌持续紧张、晶状体变凸,眼球会逐渐变形,进而发生近视。
(2)蓝光照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对眼睛也会造成严重伤害,如果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眼睛就会持续受到蓝光照射,逐渐对视网膜细胞造成损伤,使眼睛出现干涩、疲劳等症状,从而提高近视的风险。
(3)过强或过暗光线:如果长时间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用眼,也可能导致近视。如果在过强的光线中看书、写字,那么眼睛会感觉到疲劳和刺痛;如果在过暗的光线中,为了看清物体或字,会导致眼睛承受更大的负担,从而导致眼睛疲劳,提高近视风险。
(4)户外活动不足:户外活动作为预防近视的重要手段,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从而抑制眼球的生长并预防近视。而现在许多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不足,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室内环境中,眼睛在接收不到紫外线的情况下会导致其近视的风险提升。
二、近视的科学防控手段
1.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是预防近视的重要方法,主要应从纠正读写姿势和控制用眼时间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应当对孩子的读写姿势进行监督,应当保证其胸口距离书桌一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手指距离笔尖一寸,该姿势能够减轻孩子眼睛负担,从而预防近视形成。另一方面,在用眼时应当做到每连续用眼30分钟休息10分钟,可通过闭目养神、远处眺望等方式放松眼睛,使眼睛适当休息,避免出现眼睛疲劳、干涩等症状,以免增加近视风险。
2.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使用电子产品时,应尽量开启其护眼模式,且眼睛与电子产品的距离应保持在30厘米以上,不可距离屏幕太近。此外,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还需限制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在非学习状态下每次使用不应超过15分钟,每日累计不应超过1小时;如果是学习需要使用电子设备,那么也需定时休息。
3.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为降低儿童形成近视的风险,家长可以多带领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如放风筝、踢足球、跑步等,这些运动能够放松儿童的眼睛,还可以使其眼部接收到紫外线,降低孩子近视的风险。同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还能够使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有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4.保证每日饮食均衡
在饮食上,应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叶黄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
(1)维生素A、C、E对眼部健康有好处,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胡萝卜、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橘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坚果、植物油等,多吃此类食物可以为眼睛补充营养。
(2)叶黄素作为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其可以防止眼睛受到蓝光的损伤,常见食物有菠菜、玉米、南瓜等。
(3)蛋白质作为身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眼睛组织的原料,适量摄入蛋白质可以保护眼睛的健康,常见食物有鱼类、肉类、豆类等。
总之,预防近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大家的持续关注,主动了解近视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近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