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在进行肝脏CT检查时,可能会听到医生说发现了“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这个听起来有点复杂的医学名词,往往会让人感到担忧:这到底是什么病?严重吗?CT上能看到什么?要不要治疗?其实,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了解它在CT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病情和后续处理。
什么是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良性肝脏病变,不是肿瘤,也不会癌变。它通常是由于肝脏局部血管异常或激素刺激导致的反应性增生,多见于年轻女性,尤其是长期口服避孕药的人群。FNH在临床上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多数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
FNH的特点是:
良性病变:不会恶变,对生命没有威胁。
生长缓慢:大多数FNH长期保持稳定,不会明显增大。
与激素相关: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因此育龄期女性更常见。
FNH在CT增强扫描中的表现
CT增强扫描是诊断FNH的重要手段,通过注射造影剂后观察肝脏的血流灌注情况,可以清晰地显示FNH的特征性表现。典型的FNH在CT增强扫描中会呈现以下特点:
平扫CT表现:在未注射造影剂的平扫CT上,FNH通常表现为肝脏内的等密度或略低密度结节,边界清晰,但有时难以与小肝癌或其他良性病变区分。
动脉期表现:注射造影剂后,在动脉期(造影剂刚进入肝脏血管时),FNH会表现为明显的均匀强化,这是因为FNH内部有丰富的异常血管网,造影剂快速填充这些血管。这种强化通常比周围正常肝组织更明显,是FNH的重要特征之一。
门静脉期和延迟期表现:在门静脉期(造影剂进入肝实质后),FNH的强化程度会逐渐降低,但仍可能略高于周围肝组织。在延迟期(造影剂基本排空后),FNH通常表现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中心可能可见星芒状瘢痕(这是FNH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中心瘢痕:约50%-70%的FNH在CT上可见中心瘢痕,表现为低密度条索状结构,从病灶中心向周围延伸。在增强扫描中,中心瘢痕在延迟期可能出现轻度强化,这是由于瘢痕内有缓慢血流通过。
需要注意的是,FNH的表现并非完全一致,少数病例可能缺乏典型的强化模式或中心瘢痕,这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MRI)或临床资料综合判断。
FN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FNH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尤其是CT和MRI增强扫描。典型的FNH在CT增强扫描中具有特征性表现,但仍需与其他肝脏病变鉴别,包括:
肝血管瘤:肝血管瘤在增强扫描中表现为“快进慢出”,即动脉期边缘强化,逐渐向中心填充,延迟期与肝实质密度接近。与FNH的“快进快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降低)不同。
肝细胞肝癌(HCC):HCC在增强扫描中通常表现为“快进快出”,但强化程度和模式可能与FNH重叠,尤其是小肝癌。HCC患者多有肝炎、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AFP)可能升高,这些有助于鉴别。
其他良性病变:如肝腺瘤、局灶性脂肪肝等,也需要通过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资料综合判断。
如果CT表现不典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进行MRI检查,因为MRI对FNH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尤其是能更清晰地显示中心瘢痕。
发现FNH后需要治疗吗?
大多数FNH是良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随访观察即可。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治疗:
FNH体积较大(通常大于5厘米):可能压迫周围器官,引起腹痛等症状。
无法排除恶性肿瘤:如果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或患者有肝癌高危因素(如肝炎、肝硬化),可能需要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明确诊断。
症状明显:如腹痛、腹胀等,影响生活质量。
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等,具体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结语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肝脏病变,CT增强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其典型表现,如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降低以及中心瘢痕等特征。大多数FNH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随访观察。如果发现FNH,不必过度紧张,及时与医生沟通,制定合理的随访或治疗方案即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是守护肝脏健康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