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上楼梯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稍微做点事就觉得累得不行,还总爱出虚汗,吃一点就觉得胀,大便也比较稀,天气稍微变化就容易感冒?如果你有这些情况,可别不当回事,这很可能是气虚体质在 “作祟”。今天就来好好聊聊怎么通过药膳把丢失的 “元气” 补回来。
中医里能补气的药材不少,今天就挑几个最常用、效果又好的给大家说说,平时在家煲汤、煮粥都能用得上。
人参 —— 补气界的 “扛把子”
人参可是补气的 “老大哥”,性子温,味甘微苦,能补全身的气,尤其是补元气特别厉害。不管是大病之后身体虚弱,还是平时总觉得累、气短,用人参补一补都很合适。
它不光能补气,还能生津止渴,要是气虚的时候还总觉得口干舌燥,用人参也能缓解。另外,对于那些心慌、失眠,而且是因为气虚引起的,人参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党参 —— 温和的 “补气能手”
党参比人参性子温和,补气的力量虽然没那么强,但胜在平和,适合长期用来调理。它味甘,能补脾气和肺气,平时胃口不好、大便稀,或者总觉得气短、咳嗽没力气,用党参就很合适。
而且党参还能带点补血的作用,对于那些气血两虚,脸色苍白、头晕心慌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黄芪 ——“固表” 小能手
黄芪也是补气的常用药,味甘性温,最擅长补肺气和脾气。和人参、党参比起来,它还有个特别的本事 —— 固表止汗。就是说如果你特别爱出虚汗,稍微一动就满头大汗,用黄芪就能帮你把汗 “收” 住。
另外,黄芪还能利水消肿,要是气虚导致身体里水排不出去,出现手脚浮肿、眼皮肿,用黄芪也能缓解。
白术 —— 补脾气的 “专家”
白术味甘苦,性子温,专门针对脾气虚。脾气虚了,就会胃口不好、肚子胀、大便稀,还会觉得没力气。这时候用白术,就能帮着补脾气,让脾胃功能好起来。
它还有燥湿的作用,要是因为脾气虚导致身体里有湿气,出现舌苔厚腻、大便黏马桶,白术也能帮着祛湿。
山药 —— 药食同源的 “补气明星”
山药可太常见了,既是菜又是药,味甘性平,补脾气和肺气的效果都不错,而且特别温和,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体质弱的人都能用。
脾气虚的人吃山药,能改善胃口不好、大便稀的情况;肺气虚的人吃,能缓解咳嗽、气短。平时做菜的时候多放点山药,或者直接蒸着吃,既美味又能补气,简直是一举两得。
知道了这些补气药材,接下来给大家推荐几款补气药膳,平时在家做着吃,慢慢就能把气补回来。
1. 黄芪乌鸡汤 —— 补气又养血
组成:黄芪 20 克,乌鸡半只,红枣 5 颗,枸杞 10 克,生姜 3 片,盐适量。
这款汤里,黄芪能补气固表,乌鸡能补血,红枣和枸杞也能补气血,适合那些气血两虚,总觉得累、脸色不好的人喝。
2. 参芪红枣乳鸽汤 —— 补元气的好帮手
组成:党参 15 克,黄芪 15 克,红枣 6 颗,乳鸽 1 只,生姜 3 片,盐适量。
乳鸽的营养很丰富,能补气血,再加上党参和黄芪补气,这款汤特别适合大病之后身体虚弱,或者平时总觉得没劲儿的人喝。
3. 人参鸡汤 —— 补气效果 “杠杠的”
组成:人参 5 克,鸡肉 500 克,红枣 5 颗,桂圆 5 颗,生姜 3 片,盐适量。
这款汤补气效果比较强,适合那些气虚比较严重,比如总觉得气短、心慌、特别累的人喝。不过要注意,人参别放太多,而且一周喝个1~2次就行,别喝太频繁。
4. 四神猪肚汤 —— 补脾气,助消化
组成:芡实 10 克,茯苓 10 克,山药 15 克,莲子 10 克,猪肚 1 个,生姜 3 片,盐、胡椒粉适量。
四神指的是芡实、茯苓、山药、莲子,这四样都是补脾气的好东西,再加上猪肚能健脾胃,这款汤特别适合那些脾气虚,胃口不好、大便稀的人喝,喝一段时间,胃口会慢慢变好。
5. 山药排骨汤 —— 温和补气,全家都能喝
组成:山药 200 克,排骨 500 克,玉米 1 根,胡萝卜 1 根,生姜 3 片,盐适量。
这款汤味道鲜美,山药能补气,排骨能补充营养,玉米和胡萝卜能让汤更香甜,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上班族,都适合喝,平时家里可以经常做。
气虚体质其实很常见,只要我们及时发现,用对方法调理,就能慢慢把元气补回来。平时可以多吃点上面说的补气药材和药膳,再注意休息,别过度劳累,保持好心情,身体就会越来越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