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常被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困扰,日常生活受到极大限制。本文将详细介绍慢阻肺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呼吸功能改善、生活护理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做好这些护理,帮助患者畅快呼吸,重拾健康生活。
慢阻肺患者如何改善呼吸功能
1.学会呼吸训练,提升肺功能
呼吸训练是改善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手段。其中,缩唇呼吸较为简单易行。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这样能增加气道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利于肺内气体排出。腹式呼吸同样有效,患者取舒适体位,放松肩部,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膈肌下降,感觉腹部的手被顶起;呼气时,腹部收缩,膈肌上升,腹部的手随之下落。长期坚持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力量,提高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
2.氧疗护理,助力顺畅呼吸
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氧疗护理是改善呼吸状况的关键一环。当患者体内氧气含量不足,出现低氧血症时,氧疗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进行氧疗,能有效纠正缺氧状态,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同时对心肺功能的改善也大有裨益。长期家庭氧疗是常见的氧疗方式,患者每天吸氧时间应不少于15小时,氧流量需精准控制在1-2升/分钟,一般借助鼻导管吸氧,这样可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不过,氧疗绝非随意为之,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医生会依据患者具体病情以及血气分析结果,为患者量身定制氧疗方案,精准把控吸氧浓度,既避免浓度过低达不到治疗效果,又防止浓度过高引发不良反应,从而确保氧疗能切实助力患者顺畅呼吸。
3.缓解呼吸困难,轻松每一天
当慢阻肺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有多种方法可缓解。保持身体前倾位,如坐在椅子上,身体稍向前倾,双臂放在膝盖上,这样能辅助呼吸肌更好地工作,减轻呼吸困难的感觉。也可尝试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这是缓解呼吸困难的常用药物。它能舒张气道平滑肌,扩张支气管,增加气流通过,从而迅速改善通气,减轻呼吸困难症状。但使用药物时务必遵循医嘱,注意用药剂量和频率,确保安全有效地缓解症状,让患者轻松度过每一天。
慢阻肺患者的生活护理要点
1.合理饮食,为健康加分
合理的饮食对慢阻肺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要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满足身体因呼吸做功增加而消耗的能量。同时,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苹果、橙子等,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促进身体代谢。此外,由于患者呼吸功能受损,胃肠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饮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过饱加重呼吸困难,从而为患者的健康加分。
2.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机能
适度运动能显著增强慢阻肺患者的身体机能,如散步,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速度和距离,每天坚持行走一定时间,这能锻炼心肺功能,提高耐力。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呼吸,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长期坚持适度运动,可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减少呼吸困难发作次数,提升生活质量。
3.营造舒适环境,远离疾病诱因
为慢阻肺患者营造舒适环境是护理的关键,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4摄氏度,湿度控制在50%~60%,这样的温湿度条件能使患者感觉舒适,利于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减少痰液黏稠度。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避免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此外,要注意避免患者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定期清洁房间,更换床单被罩。通过营造舒适环境,可有效减少疾病诱因,降低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风险,让患者生活得更舒适。
结语
慢阻肺虽是一种长期疾病,但通过科学护理和积极生活方式的调整,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希望患者和家属能够重视这些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舒适与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