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内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空隙进入另一部位,成为疝。腹股沟疝最为常见,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其中斜疝最为常见。腹股沟疝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腹股沟疝不能自愈,临床上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下面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腹股沟疝。
什么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俗称“疝气”,疝气就像外层轮胎变薄了,内胎鼓出来了。
腹股沟疝的病因
腹壁薄弱、腹腔压力增高是引起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且有先天与后天之分:
先天性解剖异常:胚胎时期,睾丸下降形成鞘状突,鞘状突不闭锁或闭锁不完全,就成为儿童先天性斜疝的疝囊。
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腹腔内压力增高可导致腹壁薄弱,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排尿困难(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等)、搬运重物、婴儿经常啼哭、举重等是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常见原因。
腹股沟疝有什么危害
腹股沟疝治疗不当会影响生育功能、消化系统,诱发肠梗阻,严重时危及生命安全。
1.影响生育功能:儿童腹股沟疝者则会影响睾丸正常发育,即便是经过系统性治疗,也可能产生后遗症,影响成年后生育功能,诱发不育症。中青年腹股沟疝患者可发生性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育功能。
2.影响消化系统:腹股沟疝主要以便秘、腹胀等腹部症状为主,腹腔压力进一步增加,影响食物正常消化。
3.诱发肠梗阻:腹股沟疝如发生疝嵌顿、绞窄,诱发肠梗阻,甚至肠坏死。体质较差的老年人甚至会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安全。
腹股沟疝如何治疗
手术是目前治愈疝的唯一方法。一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有自愈可能,用疝气带压住腹股沟管深环,防止疝块突出并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目前成人疝国际公认的手术方法是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将医疗专用材料、人工生物材料作为补片,用以加强修补腹壁缺损区。手术分为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可在多种麻醉方式下进行,适合于各种年龄段患者,尤其适于基础病复杂、心肺功能差的老年人。缺点:伤口大,伤口愈合缓慢,疼痛明显。
腹腔镜手术微创,切口小,需全身麻醉(心肺功能差者不宜进行),术中可同时探查双侧腹股沟疝及复发疝,恢复更快、复发率低。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也逐渐在临床开展,具有创伤更小、更美观、瘢痕更隐蔽等优势。
术后指导与护理
1.活动指导:麻醉清醒前平卧位休息,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可适当抬高床头。膝下可垫软枕,使髋关节弯曲,以松弛腹壁切口张力和减少腹腔内压力,利于切口愈合和减轻切口疼痛。疝手术后2-3周可恢复一般家庭活动,如散步、家务、轻量锻炼等;4周后可进行日常体力劳动;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若有咳嗽、便秘、小便困难等表现,要及时治疗原发病。
2.饮食指导:一般术后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完全清醒后即可饮水,量约5-10ml。术后2小时如无恶心呕吐,可慢慢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等。手术当日忌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摄入,防止肠胀气诱发恶心呕吐。
3.切口护理:术后腹壁仅留3个0.5cm-1.0cm大小的创口,术后24小时严密观察腹壁穿刺点,是否有渗液,渗液较多时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4.术后注意事项:咳嗽时用手按住伤口,减少张力,防止腹内压力增高。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解大便。
疝气的预防与自我管理
1.避免长时间提、抬、举、搬重物,过大的力量增加腹压,会使症状发作频繁。
2.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饮食结构中纤维素含量高,有利于大便顺畅地排出,减少腹压对腹壁的冲击。
3.不抽烟,抽烟可能会引起频繁咳嗽,从而增加疝气发病风险。
4.日常生活中,要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促进肠道蠕动,预防由于便秘导致腹压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