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患者人数超1亿。慢阻肺病情并非一成不变,急性加重期往往会导致病情恶化,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若能及时察觉急性加重的征兆,做好早期识别与应急处理,对患者的健康意义重大。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相关知识。
了解慢阻肺急性加重:不容小觑的健康威胁
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指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它就像是疾病突然“发作”,会导致患者肺功能快速下降,生活质量降低,频繁的急性加重还会增加住院风险,甚至缩短患者寿命。据统计,频繁急性加重的慢阻肺患者全因死亡率是稳定期患者的3倍以上。因此,重视急性加重期的征兆,做好应对措施,是每位慢阻肺患者及家属的必修课。
捕捉危险信号: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征兆
呼吸系统症状明显变化。咳嗽和咳痰异常是最直观的征兆。原本稳定的咳嗽频率突然增加,从偶尔咳嗽变为频繁咳嗽,且痰液的性状、颜色和量都可能发生改变。比如,痰液从白色清稀痰变成黄色、绿色的浓痰,痰量也显著增多。气短症状加重也不容忽视,患者会感觉呼吸更加费力,日常活动(如平地行走、穿衣洗漱)时气短感明显加剧,甚至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困难。
全身症状的出现。除了呼吸系统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不适。发热是常见症状之一,体温可达到38℃甚至更高,同时伴有乏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表现。这些全身症状意味着身体正在对抗炎症,病情可能已经加重。
其他特殊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嘴唇、指甲发紫的情况,这是身体缺氧的表现;还可能出现心率加快、心慌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如果患者日常使用的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效果变差,频繁使用才能缓解症状,也是急性加重的危险信号。
科学判断:早期识别的关键要点
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家属和患者自身要保持警惕。可以通过记录症状变化来辅助判断,比如每天记录咳嗽次数、痰液颜色和量、气短程度等。如果症状在短时间内(通常48小时-72小时)迅速加重,且使用常规药物无法有效缓解,就要高度怀疑是急性加重,应及时就医。此外,还可以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来辅助判断,若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也提示病情加重,需要立即处理。
争分夺秒:应急处理的正确方法
居家紧急应对措施。一旦怀疑急性加重,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舒适的坐姿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负担。同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吸入药物,可适当增加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频率,但不能随意加大剂量。如果家中备有制氧机,可进行低流量吸氧(1~2升/分钟),吸氧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症状是否缓解。
及时就医与治疗。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进一步加重,必须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就医时,患者或家属要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变化情况,包括症状开始时间、加重过程、用药情况等。医生一般会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胸部X光等检查,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然后采取针对性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等。
病情稳定后的康复管理。急性加重期度过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患者在病情稳定后仍需加强康复管理。要严格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诊评估肺功能;同时,坚持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合理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提高身体抵抗力;戒烟并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有害气体和颗粒。
慢阻肺急性加重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掌握了相关知识,能够及时察觉征兆,科学应对,就能将危害降到最低。希望每位慢阻肺患者都能重视急性加重期的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拥有更健康的生活。同时,患者家属也要多关心、了解相关知识,在关键时刻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