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七十五岁老汉自诉发现右眼前黑影飘动,伴视力下降2周来到眼科门诊,平素身体较好,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做完眼睛相关检查后发现右眼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建议他进一步住院,需要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第一次听说这个疾病,对这个疾病毫无了解,听说要手术治疗,而且视力不一定能提高,有点犹豫,最后在医生的讲解下,终于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视力有所恢复,最重要的是保住了眼睛。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这个疾病,我们普通老百姓需要了解和这个疾病相关的症状,以便早期发现,能得到更及时的治疗。
那什么是视网膜?视网膜脱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视网膜是我们眼球的正常组织,它是一层透明的膜,眼球形象比喻像一部照相机,那视网膜就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视网膜上有重要的视盘和黄斑的结构,视盘有营养视网膜的血管和视神经通过,黄斑是我们看东西最敏锐的地方。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在医学上由于发生的原因不同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和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视网膜脱离),那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按照病因分为牵拉性和渗出性的视网膜脱离。
下面我们来聊聊生活中哪些人群容易发生孔源性的视网膜脱离。在一些高度近视的人群,眼底有视网膜格子样变性以及有眼部撞击伤的,比如被篮球撞伤的人群中就容易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还有一类是眼睛做过白内障手术,手术有并发症没有放入人工晶体,之后眼中的玻璃体牵拉了视网膜造成视网膜裂孔的形成,最终造成视网膜脱离的病人。这些人开始发病的早期会感觉眼前有飞蚊或者漂浮物增多,闪光感,或者像电影放映前的幕帘遮挡的感觉,那随着视网膜脱离的范围越来越大,会造成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后视力逐渐丧失,最后可能只剩下光感的视力,甚至造成眼睛的萎缩。
那发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这些症状,我们需要做什么?首先,我们需要尽快至规模较大的综合医院眼科或者眼科医院就诊,需要挂眼底病专科或者眼底病的专家,经专科及专家评估之后,选择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有三种手术方式。第一种是由于孔比较小,视网膜脱离的范围比较局限,那这部分病人可以通过玻璃体腔注入长效气体(比如C3F8,或者SF6),然后保持相应的体位,可以使裂孔封闭,视网膜脱离得到复位。第二种是如果患者比较年轻,裂孔比较小,脱离的范围比较局限或者裂孔都在同一纬度的时候,可以考虑行外路的巩膜扣带手术,部分病人可以行巩膜环扎或者巩膜外加压并结合视网膜裂孔的冷冻和光凝手术,目的是使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的粘附,达到视网膜复位的目的。
最后一种是内路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目前来说,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那视力的预后和术前是否造成黄斑脱离,和视网膜脱离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如果黄斑未脱离,或者视网膜脱离在一周内,那术后有望恢复较好的视力,如果视网膜及黄斑脱离超过一个月,那术后视力就不容易完全恢复,如果视网膜脱离时间较长,甚至形成严重的增生性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那通常需要玻璃体切割术,有些需要根据年龄情况,要联合白内障手术并结合眼内填充长效气体(比如C3F8,或者SF6),甚至填充硅油,目的也是让填充物顶压视网膜,使其能达到复位视网膜的效果。在临床上如果第一种和第二种手术没有成功,还可以行第三种手术的方式,达到视网膜复位的目的。
在经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之后,需要注意些什么?在护理方面:手术后要按医嘱滴眼药水,涂眼药膏;1周左右洗头,洗脸时脏水尽量不要流到手术的眼睛里;饮食上,需要清淡一些,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烟酒要忌口。体位上:单纯玻璃体腔注射长效气体和玻璃体切割手术注入长效气体或注入硅油手术,术后根据裂孔的位置,病人需要有相应的体位要求,比如说裂孔在右眼的鼻侧,那需要保持裂孔在最高位,体位就要右侧卧位睡觉。如果裂孔在下方的位置,还需要趴过来睡觉,根据视网膜复位的情况,保持体位睡觉也要维持一段时间,一般来说,要2-3周左右。术后复查方面:需要定期至眼科专科或专家门诊复查。一般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半年要复诊,如果患者出现黑影飘动增多,视力下降要及时就诊,平时也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比如跳水运动及撞击到眼部。另外,如果玻璃体腔填充硅油,需要在第一次手术后的3个月至半年左右时间行玻璃体腔硅油取出的手术。如果是填充长效气体,在术后3周内不能乘坐飞机,因为气压的变化会造成长效气体膨胀,会造成眼内压的急剧升高,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造成视神经萎缩。
发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需要尽快尽早手术治疗,目前很多眼科中心及眼科医院开设了24小时的绿色通道,目的也是为了尽早安排手术。目前没有有用的药物可以治愈该种疾病,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大部分病人的视力会逐渐下降,甚至造成眼球萎缩的后果,因此,生活中需要对该疾病提高足够的认识,积极配合医护的治疗,有望改善术后视力,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