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广成  单位:义乌市中心血站  发布时间:2025-07-02
1709

在医院的病房里,常常能看到有面色苍白、身体虚弱的患者,若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体力,使其逐渐恢复生机。血液,这一流淌在我们身体内的红色液体,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宛如生命的守护者。那么,血液究竟是如何成为生命守护者的呢?让我们一同进行临床输血大解密吧。

1.临床输血的适应证

其一急性失血,若人体因外伤、手术、消化道出血等原因导致大量失血时,体内的血容量会有所减少,引起血压的下降。在组织器官不能及时得到血液供应的情况下,增加了人体出现严重症状的概率。此时便需要对人体输血,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提高组织器官血液灌注的效果,帮助患者争取更多生存时间;

其二贫血,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若贫血现象比较严重,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临床症状,干扰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此时对患者进行输血,帮助患者提高体内的血红蛋白水平,在缓解患者贫血症状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三凝血功能障碍,人体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可能由多种因素所致,包括使用某些药物。若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会表现出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不止的现象,甚至引起患者内脏出血,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此时可以对患者输血,包含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冷沉淀等,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问题,避免患者继续出血。

2.临床输血的准备工作

其一血液的采集与制备,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往往在血站进行。工作人员需经过有效培训才可上岗,采血前,工作人员需要组织献血者进行健康状况检查,细致记录献血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测等信息,以确保献血者的血液质量达到标准。采血的过程,可以使用无菌采血器材,在献血者肘部进行血液采集,提高了采血的安全性。针对血液的制备,在采集结束后,工作人员会将血液送到专门的血液制备部门,血液会被分离为血浆、冷沉淀和红细胞等组成成分,即我们所了解的成分输血。通过成分输血,可以根据患者基本病情,合理地为患者提供所需的血液成分,从而降低患者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比如,贫血患者,可以对其进行红细胞的输注。又如,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以对其进行血浆的输注,提高血液输注的针对性;

其二输血前的配型与检测,工作人员需要对献血者与患者进行血型的鉴定,因为血型是人类血液的一种遗传标志,常见的血型系统有 ABO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工作人员需按照血型相容的原则进行血型鉴定,若无法保障血型相容,为患者提供的红细胞会被识别为“异物”,发生免疫反应,增加红细胞破裂溶血的概率,甚至降低患者生存率。与此同时,实施交叉配血试验,其作为输血准备的重点项目,是将献血者的红细胞与患者的血清进行结合,以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在交叉配血的前提下,将试验阴性的血液输送给患者体内,有效地完成输血。同时还需进行红细胞抗体筛查。

3.输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其一严格无菌操作,工作人员为患者输血,应落实无菌操作的理念,避免细菌污染血液,以防止患者感染。应确保一次性使用输血器材,在输血之前和输血之后都要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路;

其二控制输血速度,基于患者年龄、心肺功能制定科学的输血方案,通常起始输血速度应较慢,15分钟后若患者没有出现异常,再适当增加输血速度。若患者属于心肺功能不全的情况,也要按照具体情况控制好输血的速度;

其三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发热、寒战、皮疹、呼吸困难等输血不良反应,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针对性的医学干预措施。

总之,血液,这一神奇的液体,是临床治疗与挽救患者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命守护者,更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物质。每个人都需要珍惜血液资源,意识到无偿献血的意义,从而守护更多的生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