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金蓉  单位:剑阁县白龙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9-03
369

“十个宝宝八个黄,正确应对是关键”。本篇文章将带领你揭开新生儿黄疸的神秘面纱,教会你读懂各种预警信号,掌握科学护理的小技巧,帮助你科学应对宝宝的“小黄人”时期,守护宝宝健康!

为什么新生儿容易发生黄疸?

宝宝体内红细胞数量多且寿命短,在快速更新换代中,那些“退役”的红细胞残骸就会转化为橙黄色的胆红素。此时,就需要肝脏勤勤恳恳地工作,将这些胆红素处理掉,但由于新生儿的肝脏还在“调试阶段”,导致很多胆红素无法及时被处理掉,在血液中大量堆积,当体内血清胆红素在6~8mg/dl时,宝宝面部就可能染黄,在8~10mg/dl时,胸部、腹部等躯干上半部就可能染黄,>12mg/dl时,四肢、手足心均可能变黄。统计数据显示,约60%的足月儿、80%的早产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所以有“十个宝宝八个黄”的说法。

宝宝变身“小黄人”别慌张,科学应对有方法

在宝宝变成“小黄人”时,家长们千万别慌张,如果宝宝只是面部和躯干部位皮肤出现浅黄色,手心、脚心不黄,且宝宝吃奶、睡眠、精神状态等都没有受到影响,可以居家护理,一般2~4周就可以消退。

促进排泄。由于胎便中含有大量胆红素,越早排出越好。在宝宝出生之后的半小时内开始哺乳,促进胎便尽快排出,一定程度上能预防和改善新生儿黄疸。除此之外,做到按需哺乳,一般每天哺乳至少8~12次,在满足其营养所需的同时,促进肠道蠕动和排泄,保证新生儿每天大小便的次数在6~8次以上。

适当晒太阳。让宝宝适当晒一晒太阳,能加速新生儿黄疸的消退。带领宝宝晒太阳,建议在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进行,这段时间的阳光相对柔和。而且,应在室内靠近窗户的明亮处,避免阳光直射;可以让宝宝只穿着纸尿裤趴在、躺在隔尿垫上晒,使背部、四肢充分暴露;将室温调至26~28℃,以免宝宝着凉,以及给宝宝戴上眼罩保护眼睛、用尿布遮住会阴部。此外,次数不宜过多,每天早晚各晒一次太阳最为适宜,时间不宜过长,每次控制在15~20分钟。

密切观察。每天定时在自然光下观察宝宝皮肤染黄部位及颜色变化,如果发现没有改善或持续加重,应立即就医;即使宝宝皮肤的黄色已不明显,也可用手指轻轻按压皮肤,如果按压处仍然显黄,则提示黄疸仍然比较严重,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如果出现了嗜睡、烦躁、哭闹异常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观察宝宝食欲变化,如果出现了拒奶、吐奶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观察孩子大便颜色变化,如发现大便发白、呈陶土色,可能提示宝宝出现了胆道问题,建议立即检查就医;观察体温变化,如出现发热症状,要立即就医。此外,如果足月儿2周以后黄疸还没有消退、早产儿4周以后黄疸还没有消退,建议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不要觉得孩子“不黄了”就没问题了,应谨遵医嘱定期到医院检测胆红素水平。

各种误区要避免

新生儿黄疸护理,各种误区要避免:

喂水能退黄。自行给宝宝喂糖水、白开水,不仅无法退黄,还可能导致宝宝奶量摄入减少。

见黄就停母乳。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不仅能满足营养所需,还能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要停母乳,除非医生建议。

黄疸不用治,自己会好。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通过科学的家庭护理,能够自行消退;但是,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染迅速遍及全身,蔓延至四肢和手足心,伴随精神差、拒奶、抽搐、大便变白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因延误治疗导致脑损伤。

擅自用药。在医生未允许的情况下,不要盲目使用各种退黄药物或中药偏方,以免引起宝宝肝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常见,家长们应主动学习和掌握孩子变身“小黄人”时期的各种护理和应对方法,守护宝宝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