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各种健康问题,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潜在的问题。当家长拿到孩子的体检报告时,面对那些复杂的医学术语和数据,家长们往往会感到困惑甚至担忧。
那儿童体检中的异常化验结果该如何解读呢?今天来教给大家。
血常规检查中的常见异常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是我们身体内的“卫士”,负责抵御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的入侵。正常情况下,儿童的白细胞计数范围为4.0-12.0×10^9/L。升高:通常提示体内存在炎症或感染,特别是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会显著增加。但某些病毒感染、过敏反应以及应激状态也可能引起白细胞增多。降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也可能是免疫系统疾病的表现之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最主要的一种类型,在对抗细菌感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尤其是在急性期更为明显。降低:可能表明病毒感染或其他非感染性因素的影响。
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在抵抗病毒感染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升高:多见于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等。降低:较少见,但在某些免疫缺陷病中可能出现。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这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评估贫血情况。减少:提示可能存在贫血,原因包括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增加:相对少见,但有时可见于脱水等情况。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对止血功能至关重要。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原因有多种,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药物副作用、感染等。增加:偶尔会在炎症、手术后短期内出现,但也可能是某些血液系统疾病的信号。
尿常规检查中的异常
尿蛋白。正常尿液中不应含有或仅含微量蛋白质。阳性:可能指示肾脏疾病,如肾炎;也可由剧烈运动、发热等因素暂时引起。
尿糖。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阳性:最常见原因是糖尿病,但也有可能是因为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糖分所致。
尿酮体。尿酮体阳性通常出现在饥饿、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
尿潜血。阳性: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的出血点,如结石、感染、肿瘤等。
肝功能检查中的异常
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这两项酶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入血。升高:提示肝脏损伤,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害等。
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胆红素代谢异常会导致黄疸。升高:可能是由于溶血、肝细胞性黄疸或阻塞性黄疸引起的。
肾功能检查中的异常
肌酐。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通过肾脏排泄,其水平反映了肾小球滤过功能。升高:提示肾功能不全,需进一步排查病因。
尿素氮。它同样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升高:除了肾功能障碍外,还可能因高蛋白饮食、脱水等原因造成。
血脂检查中的异常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的情况也逐渐增多。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长期下去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需调整饮食结构并加强体育锻炼。
电解质检查中的异常
钾。钾是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和心脏正常节律的重要离子。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心肺功能,需及时纠正。
钠。钠是调节体液平衡的关键元素。失衡:可能与脱水、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相关。
钙。钙对骨骼发育至关重要。不足:易导致佝偻病等问题,特别是在婴幼儿期更需关注。
血糖检查中的异常
空腹血糖。正常值应在3.9~6.1mmol/L之间。升高:需要警惕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可能性。
糖化血红蛋白。它反映了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可用于监测糖尿病的控制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单一的化验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孩子的健康状况,医生通常会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如果发现异常,家长不必过度紧张,应及时咨询专业医师,根据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也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