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红梅  单位: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4
486

血液透析是许多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方式,而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则是血透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血透病友来说,居家饮食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那么,血透病友居家饮食有哪些禁忌和讲究呢?

血透病友饮食的常见误区与风险

1.水分摄入失控

血透病友的肾脏排水功能减弱,若不控制水分摄入,容易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引发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等严重问题。例如,有些病友习惯大量饮水或食用汤类、水果等含水量高的食物,可能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增加心脏负担。

2.电解质紊乱

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对电解质的调节能力显著下降,可能引发严重健康风险。一方面,若摄入过多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菠菜等),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另一方面,磷排泄障碍是血透患者的常见问题,长期食用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碳酸饮料等)会导致血磷升高,引起皮肤瘙痒、血管钙化等并发症。

3.蛋白质摄入不合理

部分病友对蛋白质摄入存在认知偏差:过度担心增加肾脏负担而限制蛋白质摄入,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影响身体机能和透析耐受性;反之,高蛋白饮食会增加代谢废物的产生,加重透析负担,同时可能导致血尿酸升高。两种极端均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血透病友居家饮食的核心原则

1.控制水分摄入

血透病友需严格遵循 “量出为入” 原则,每日饮水量通常为前一日尿量加 500-700 毫升(无尿患者控制在 500-700 毫升),同时警惕汤、粥、水果等隐性水分摄入。建议采用小口慢饮方式,可用小杯子分装饮用水,或通过含冰块、咀嚼口香糖缓解口渴。此外,需坚持清淡饮食,每日食盐量≤3 克,避免腌制品、酱油等高钠食物,以防因口渴感加剧而过量饮水,增加心脏和血管负担。

2.平衡电解质摄入

血钾和血磷的控制是血透饮食的关键。需避免食用香蕉、橙子、菠菜等高钾食物,若必须食用,可将蔬菜焯水后烹饪以减少钾含量,水果选择苹果、梨等低钾品类并少量食用;同时限制动物内脏、坚果、碳酸饮料等高磷食物,优先选择鸡蛋、脱脂牛奶、鸡肉等低磷优质蛋白,避免加工食品中的磷酸盐添加剂。针对钙磷代谢紊乱问题,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但需防止过量引发高钙血症。

3.合理摄入蛋白质与其他要点

蛋白质摄入需兼顾质量与数量:每日按 1.0-1.2 克 / 公斤体重标准摄入,其中 50%-70% 为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以满足氨基酸需求并减少代谢废物;同时减少米、面等主食中的植物蛋白,可用麦淀粉等低蛋白主食替代。此外,每日需保证 30-35 千卡 / 公斤体重的热量摄入,以碳水化合物和植物油为主要来源,避免蛋白质分解供能导致营养不良。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同时减少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防止胃肠道不适影响营养吸收。

血透病友饮食的实用技巧

1.食物选择与烹饪方法

在食物选择上,可通过食材替换优化饮食结构:用麦淀粉、藕粉等低蛋白主食替代部分米、面,以减少植物蛋白摄入;选择土豆、红薯等含钾较低的根茎类蔬菜替代部分绿叶蔬菜,降低高钾风险。烹饪时应采用蒸、煮、炖等清淡方式,避免油炸、烧烤,以减少油脂和盐分摄入;同时,可借助葱姜蒜等天然香料调味,减少酱油、味精等含钠调料的使用,在保证食物口感的同时,更好地控制钠、钾、磷等关键指标,契合血透病友的饮食管理需求。

2.记录饮食日记

准备一个饮食日记本,详细记录每日的饮水量、食物种类和摄入量,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自己的饮食情况,方便医生和营养师调整饮食方案。

3.定期监测与调整

定期复查血钾、血磷、血钙、血红蛋白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和身体状况,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结语

血透病友的居家饮食管理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灵活调整。通过合理控制水分和电解质摄入、科学搭配蛋白质和热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适应透析治疗。每一次对饮食的用心管理,都是对生命健康的积极守护。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