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滔  单位:湘潭县射埠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6-27
58

咳嗽,作为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本是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防御机制。然而,当咳嗽持续不愈,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可能是某些潜在疾病的危险信号。据统计,慢性咳嗽(病程超过8周)在成人中的发病率高达10%-15%,且病因复杂多样。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长期咳嗽的主要元凶,以下五种常见病症尤其值得警惕。

慢性支气管炎:气道的“长期炎症拉锯战”

慢性支气管炎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在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症状加剧。患者往往表现为长期、反复的咳嗽,晨起及夜间症状尤为明显,常伴有白色黏液痰,严重时痰量增多且呈脓性。这种病症的本质是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从病理机制来看,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害气道纤毛的运动功能,使其无法正常清除痰液和异物;同时,这些物质还会刺激气道上皮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壁增厚、狭窄。长期的炎症状态不仅降低了气道的防御能力,还会导致气道重塑,形成恶性循环。

咳嗽变异性哮喘:披着“咳嗽外衣”的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与典型哮喘不同,其主要症状为慢性刺激性干咳,无明显喘息、气促等表现,极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这种咳嗽通常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在接触冷空气、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以及剧烈运动后加重。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与典型哮喘一致,均由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引起。当气道受到外界刺激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加,从而引发咳嗽。由于缺乏喘息症状,该病的诊断往往需要通过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等特殊检查来明确。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病惹祸,咽喉遭殃”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又称鼻后滴漏综合征,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患者常感觉咽喉部有异物感,频繁清嗓,咳嗽多在晨起或体位变化时加重,可伴有流涕、鼻塞、打喷嚏等鼻部症状。

多种鼻部疾病均可引发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如变应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以鼻窦炎为例,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会经后鼻孔流至咽喉,刺激咽部黏膜引发咳嗽;而变应性鼻炎患者则因鼻痒、鼻塞导致张口呼吸,干燥的空气直接刺激咽喉,同样会诱发咳嗽。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酸“逆流而上”的困扰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由于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甚至到达咽喉和气道,刺激咳嗽感受器而引发的慢性咳嗽。患者除咳嗽外,常伴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仅以咳嗽为唯一表现,这种情况被称为“沉默型反流”,极易造成漏诊。

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清除能力下降、胃排空延迟等因素密切相关。夜间平卧时,胃酸更容易反流至咽喉,因此患者的咳嗽症状常在夜间加重;此外,进食过饱、食用辛辣油腻食物、肥胖等也会增加反流的风险。

肺结核:不容忽视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其常见的早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午后低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值得警惕的是,部分患者的咳嗽症状并不典型,容易与普通呼吸道感染混淆,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细菌的飞沫会悬浮在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引发感染。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细菌会在肺部大量繁殖,破坏肺组织,形成结核病灶。早期诊断肺结核主要依靠胸部X线或CT检查、痰涂片抗酸染色及结核菌素试验等,一旦确诊,需立即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通常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疗程至少6-9个月。

咳嗽虽常见,但长期不愈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健康问题。只有提高警惕,科学认识,才能有效应对,守护呼吸健康。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正受慢性咳嗽困扰,务必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