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兴  单位: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5
318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的当下,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长期卧床患者若护理不当,压疮发生率可高达23%~28%,而科学翻身是预防压疮最直接有效的措施。通俗而言,压疮就是“褥疮”,是身体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后“喘不过气”,导致缺氧缺血而产生的破损或溃疡。千万莫惊慌,掌握这套“翻身计”把压疮拒之门外。接下来,带大家解锁防压疮的“翻身魔术”,从单人操作到双人配合,手把手教你把翻身变成科学又有趣的护腰运动!

一、单人“巧劲”翻身法,单手操作不费腰

(一)翻身前准备:给老人翻身看似简单,家属却要提前下足功夫。先得瞧瞧老人意识是否清晰、手脚是否灵活、体重是否过重,摸准翻身的难易程度及合适方法。软枕、翻身垫这类协助物品提前备齐,翻身时给老人当做“靠山”,保护身体。家属站姿提前摆好,避免为老人翻身时闪了到自身腰部。

(二)三步翻身

移身至床边:为老人翻身时,家属提前把老人挪到需翻身侧的床边。移动时,一手托着老人颈肩下方,一手兜住臀部,利用腿部发力,把老人往床边缓慢轻推。这可不是乱使劲,把老人挪到床边,翻身时才不会被床栏所磕碰,并留出转圜余地。

屈膝摆位:家属为老人摆个正确姿势,让老人膝盖弯起,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接着一手托起老人颈肩部,一手把住膝盖,用巧劲往对侧推。推的时候得眼疾手稳,避免老人身体晃悠着往下滑。

翻转向对侧:当老人身体侧到合适角度后,家属双手一搭肩头一扶臀,轻轻一送则翻身完成。翻完后还需俯下身瞧瞧:老人姿势舒不舒服?后背、腰侧有没有受压迫的地方?这一连串动作皆透露着家属对老人的上心,每个细节都是为使老人翻身时既安全又舒服。

(三)省力技巧:家属协助老人翻身时需会使用巧劲省力,挪老人时不用胳膊硬推,借着自身劲往怀里带更省腰。还能把老人身子稍稍抬起后再移动,降低摩擦力翻身更轻松。这些省力招术既是护着老人,更是护着自身腰部。

二、双人协助翻身:老人“分量足”怎样抬?双人不闪腰“起轿”配合术

八字站位:双人帮老人翻身时,两位家属需站床两侧呈八字形状。这姿势能让两人使力更匀乎,不怕翻身时劲儿未使对。八字站位便于两人搭手配合,使翻身又快又稳当,既能省劲又能护着老人。

喊暗号抬人:两位家属翻身时通过喊暗号“1、2、3” 统一发力,宛如乐队指挥定节奏。这暗号能让两人动作齐整,避免一个快一个慢闪着老人。抬老人时都需拿腿使劲,别用腰扛,避免时间过长腰部受伤。

诀窍大揭秘:双人协助翻身时,具有私藏诀窍。抬老人前先往一侧挪,让身子蜷成弧状,抬着便可更省劲。翻完后再于后背腿弯处垫上软枕,宛如为老人打下“稳当桩”,既可保持姿势又能防止二次翻身。以上藏着经验的巧法,能让老人翻身少遭罪。

三、被动翻身:为“无法自主活动的老人”换姿势!肩髋推磨防压疮技术

软枕摆放与固定:家属给无法动弹的老人翻身时,软枕需摆出“保护阵”。先在其后背垫个软枕当靠山,不让背部受压;再往腿弯处塞个软枕托住,令姿势更舒服;最后在其下方小腿处垫一个薄枕,把足跟有效抬起,降低足跟部的压力。软枕固定后,家属对老人各部位是否舒适、皮肤有无压迫或褶皱予以检测,确保其身体各部位均匀受力,从而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推磨式转向:被动翻身需使用“推磨式”转向:双脚前后分开的站位立于床边,一手托肩一手扶髋,以这两处为轴慢慢转动老人身体。转动期间稳稳当当,尤其需护着老人的头颈部,避免剧烈晃动。

防损伤注意事项:被动翻身忌用蛮力,家属需像侍弄花瓣一样轻手轻脚,翻身时记住不让皮肤蹭到床单。翻身完成后应仔细确认老人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破损等状况,若出现以上状况需及时涂抹药膏并调整姿势。

给卧床老人翻身不是简单“挪个窝”!正确翻身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方式之一,搭配定时皮肤“安检”、床单“熨烫”更周全。定个闹钟,每2~3小时为老人“换个姿势看风景”,特别注意肩胛骨、骶尾骨等骨突部位是否压迫软组织,让专业护理变成老人的“舒适守护符”。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